第338章 太子劳军(壹)
腊月二十三日,小雪纷飞,但洛都老百姓脸上已经看不到太多惶恐和不安。
一种普遍性的感受就是,今年的年关似乎也没有那么难过了。
城东右龙武卫所属,泰山营。
一大早,泰山营门前便来了大批人马。
惊得守门队正十分紧张,因为开路的是皇宫禁卫,难道皇帝亲自降临了不成?
一身戎装的东宫率更令李温良打马上前,冷冷地吩咐道:“太子殿下驾到,叫你们黄校尉速来迎接!”
队正一听是太子,心下略显惶恐,却也只能硬着头皮道:“将军,眼下正值春假,按照惯例,将校可轮流进城宴饮。本部黄校尉及军司马现在城中。”
李温良没有吭声,而是调转马头,看向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的太子,微微拱手,却并未言语。
穿着蛟龙袍的姬十三吩咐道:“既然合规矩,那也不是谁的错,叫他们赶紧回来便是。”
听到太子吩咐,那队正登时松了一口气,这是轻轻放下了。
队正一边安排得力人手赶紧去请校尉和军司马回来,一面叫人去请自己的顶头上司乐军侯。
姬十三一马当先,在李温良亲率禁卫的拱卫下,浩浩荡荡进入泰山营。
姜云逸、李镇元及内阁一众官员则下了马车,步行进入军营。
一名中年军侯匆匆奔来,只敢扫了一眼来人,除了李镇元老爷子外,几乎全是生脸,不由心下直打鼓。
“末将乐文谦拜见太子殿下!”
姬十三翻身下马,轻轻拍了拍对方肩头,道:“起来吧。”
乐文谦起身后,却听姬十三边参观军营,边问道:“粮草物资还够用吧?”
“回殿下,粮草太仓都是足额拨付的,禁军吃饭一直都是管饱的,每旬还有一次肉,今冬又加了少许时蔬。”
吃不饱饭是不可能成为精锐的。
姬十三又问道:“乐军侯是哪里人?当兵几年了?”
乐文谦小心地道:“殿下,末将是兖州泰山人,永兴四年从军,今年四十一岁了。”
姬十三有些惊异,问道:“永兴四年从军,父皇两次御驾亲征你都赶上了?”
乐文谦小心躬身:“末将运气好,有两次从龙立功,是以能做到军侯位置。”
姬十三听出了弦外之音,看了一眼面无表情的李镇元,又问道:“家里都好吧?”
乐文谦道:“家中父母都已过世,从军那年娶了妻,生了一子一女,犬子今年二十五岁,在乡里做皂役,生了两个大孙子。”
姬十三又问道:“这些年回去过几次?”
乐文谦小心地道:“三年可回一次。”
姬十三微微叹息,却并未再顺着这个话题继续往下问。
五百人长的军侯尚且如此,遑论寻常士卒?
“听说这边泰山人多?”
乐文谦道:“是,军中多以乡党编制,本部泰山人占七成多。”
这边闲聊着,李温良已经安排人去管控了军中兵器,尤其是弩弓,还动员士卒出来结阵拜见太子。
众人来到营中小演武场上,营中士卒已迅速集结过来,只阵型尚未齐整。
“拜见太子殿下!”
两千士卒拜倒在地,虽不齐整,却也带着一股干练和肃杀之气,精锐的底子总归是很明显的。
众人自觉止步往旁边避开,姬十三当仁不让,大步上前,双手微抬,颇为豪迈地道:
“众将士快快起身,今日咱们只叙家常,不论虚礼!”
李温良给中下级军官使个眼色,几位军侯、队正都赶紧招呼部属起身。
姬十三忽地问道:“眼下营中尚有多少人马?缺额几何?”
乐文谦小心地道:“殿下,本部人马满编应为三千,北伐前有二千九百零七人,眼下尚有二千一百四十六人。”
姬十三微微叹息道:“将士们劳苦功高,朝廷却财政拮据,封赏都不曾发足,每每思及此事,孤便夜不能寐。一直在寻思如何给将士们找补回来。”
乐文谦小心地看了李镇元一眼,见没有其他高阶将领在场,便大着胆子道:
“殿下,人手一头羊,朝廷还高价收走,已经不少了。往年禁军士卒每月只有百十钱,打一仗能拿到千钱的样子。”
姬十三微微愕然,旋即脸色微微有些难看。
朝廷每年财赋的两成多都要投给禁军,其中饷银就占了近半,竟然被各级将校吸走了五成多?岂有此理!
乐文谦又道:“殿下,这已经不错了。末将刚当兵时,饭都只能吃半饱,如今有钱拿已经很不错了。”
姬十三深吸一口气,回头看了一眼,李镇元老神在在,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姜云逸则是笼着袖子,一副好整以暇的样子。
太子这才幡然醒悟,这特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