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个个捡漏
这把扇子如果上拍,在赵轩看来,应该能上小七,但一口价不还,他怕摊主会不卖了。
最终双方你来我往,友好交流之下,以一万八成交。
走了几步,看到摊主的笑容都咧到了耳朵根,这就很好,自己赚了,摊主也赚了,
只要这辈子看不到这把扇子,摊主就是幸福的。
一圈转完,看到没精打采的李晓,赵轩想了想还是下了楼,林国栋在给郭正他们打电话。
让李晓留宾馆,他又不干非要跟着,来了又觉得没意思,这货真难伺候。
走出藏宝楼,赵轩看了一眼天色,又看了一眼表,这才意识到时间飞逝,已是下午两点多。
对于本地菜,昨天吃了,他口味重,并不是很喜欢,
看到不远处有个川菜馆子,众人就走了过去。
赵轩是真的喜欢,豆豉加上辣椒油的香味,拌上米饭,一口气吃个三四碗不在话下。
郭李两人都不能吃辣,此刻满头冒汗,依旧不愿放下筷子。
饭后,众人回了宾馆。
“拿出来吧。”
曹瑞从口袋中掏出一个小物件,是一枚戒指,赵轩直接过了手。
戒指是金的,因为传承时间较长,外表氧化微微的泛橙色。
戒面呈莲花状,花瓣和花蕊用红宝石镶就。
总共六个花瓣,应该是六个小红宝石,但因镶嵌的不够牢固,所以只剩下四粒。
圈里并不光滑,圆圈也不规整,显得做工上有点糙。
“多少钱买的?”
“摊主说是纯金的,我试了一下足有三十克,花了6800块。”
赵轩点点头道:“算是小漏。”
这里所谓的三十克,可不全指金子的重点,还有宝石的重量在内。
这个宝石的价值不会太高,主要是颗粒太小,从这个戒指上去除,没有其他任何作用。
曹瑞闻言大喜,没打眼就成,随即又好奇道:“小轩,应该有点年头了吧?”
“要说年头,在我看来挺长的了,应该六七百年了。
之所以说是小漏,如果让我来估值的话,也就一万左右。”
“年代这么久,而且材质不差,为啥才值这么点?”郭正替曹瑞问出了心头想问的话。
“因为这不是国内传承的文物,做工太粗,整个看上去很明显是舶来品。
我估计是爪哇那边流传过来的,如果在港城上拍的话,价格兴许能高点,但也有限。”
曹瑞没有一丝失落感:“没打眼就成。”
郭正拿过袋子,将自己挑的一个东西给拿了出来。
是一个瓷碗,赵轩看到第一眼就笑道:“老郭,有长进,说说为啥要买?”
郭正面上顿时浮现喜色,随即说道:
“我看第一眼,就觉得有那种老气,碗外表下方有缩釉,目前仿制应该不会有这么明显瑕疵,
还有这边应该磕掉了,所以用金皮包的,能用金皮至少说明这碗有点价值。”
赵轩笑着点点头,老郭的进步不小,后边两点虽没说到点子上,
但第一点看到有老气,这就是很明显的进步。
他上手细看,整体是青釉,典型的龙泉系窑口所出。
圈口约在12公分,高约7公分。
沿口有瓜棱纹并非完全齐整平面,外表是曲线的水纹,立向一条一条的,
内里则是模纹和花卉纹,模纹中还有万字标志。
内销或宫庭用词,除了摆盘所用,比如果盘之类的,
其他瓷器极少在内面做花或添彩釉,一般这一类,大多都是外销瓷。
眼前这个碗,不像是回流的,或许是生产用于外销,但压根就没有出海,就流向内地,
当然也有可能回流的时间较早。
碗口不仅磕过,而且有两条冲线,碎口部分则是以金缮修复。
所谓的金缮,就是以一些天然的材料,如瓦灰、糯米粉之类,调和之后,
把碎了的瓷片粘合,或修补缺口。再将修缮的表面敷以金粉或者贴上金箔,一般会凸出瓷器一点,
好的金缮手艺,不仅能修复,甚至还能起到装饰和点缀的作用。
赵轩知道,解放后会金缮的人越来越少,上次和王老聊天,对方说过,整个修复部门,居然没有一人会此项技艺。
反而,这一项技艺在岛国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其实国内的传承一直没断,只是以前关注的少了,或者很多人打小学会之后,就改行了。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非遗越来越重视,国内有部分民间的手艺人才开始慢慢又重拾起来。)
“花了多少钱?”赵轩问道。
郭正伸出两根手指道:“对方要五千,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