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六章 啥?布衣宰相是梅殷?!
坐在这里想了一阵之后,梅殷心头忽然间一动,一个重要的事情付现在了他的心头。有一件事儿,到了现在,也已经是可以着手来做了!这同样是一件,一旦做出来之后,就将会对大明产生诸多有利于影响,可以让大明的实力,有一个很大提升的东西。而且,这种提升还是肉眼可见的。可以说是立竿见影,效果特别的明显。之前的时候,梅殷只是守着自己在双水村这边的一亩三分地儿,悠然的过日子。同时也从一些方面,通过自己的努力,顺带着给大明带来相应的发展,和一些比较好的变化。但是,现在他的心态有了一定的转变。决定要在一些事情上,表现得更为积极一些。更快的推动大明的发展。而这件他想起来,并准备做的事,就是燧发枪。燧发枪这东西,他在之前死谏自己家老丈人后,就已经是得到了。只不过一直以来,有着诸多的事情要做。所以倒是没有对动手去做燧发枪。这个时候,梅殷觉得自己已经可以动手,把燧发枪给弄出来了。燧发枪这种东西,和大明军队之中,常用的火铳比起来,效果不知道提升了多少。不论是射程,亦或者是射击速度,还有威力,都非同日而语。大明兵马本就英勇善战,自己若是再把燧发枪给弄出来,并且能够大规模的生产制造。到了那时,大量装备到大明的军队当中去。让将士们进行相应的训练。必然能够让明军的战力,有一个飞速的提升。在今后,面对海上的那些海寇们,都将有着巨大的优势!也尤其是到了海外,去给那些域外蛮荒之所,给他们带去来自于大明的文明之时。这东西更是特别的好用。每一杆燧发枪,都散发着文明的光辉。是一件特别好的社交工具。必须让他们体验一下,泱泱大国的真善美。不仅是燧发枪,还有红衣大炮这东西,梅殷也觉得可以提上日程了。这同样是他在此之前,所获得的奖励。只是一直没有动手做。现在,自己家的房子,已经是建设了一个差不多了。后续只需要再把一些小细节给弄好,再多通通风,散散气,差不多等到过年之时,便可以搬进去住了。而自己现在,也在大明这边悠然的生活了很久。有些事,确实可以做了。等到他把燧发枪先弄出来,再把红衣大炮给弄出来之后。必然能够让明军的战斗力,有着一个极大的提升。让大明的综合国力,都变得更强。红衣大炮再配上大明本身就有的、那超大的海船,简直是绝配!大明现在的造船技术,处于世界的顶尖水平。大明最大的造船场所,龙江宝船厂,就在应天府城之外。那里有着一大批非常优秀的顶级造船工匠。以及相应的诸多设备。不说洪武朝,只说永乐朝的时候,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从那里就能看出大明现在造船技术的有多先进。要知道,永乐朝时龙江宝船厂这个大明最大的造船之所,已经是半残废了许久。早已经不复当年的辉煌。至于那些随着郑和而行的将士,也是不知道被‘阉割’了多少年,早就已经不是鼎盛时期的巢湖水师。尚且还有这等威风。如今自己来到这个,可以说龙江宝船厂、这个大明最高水平,规模最大的建造舰船之所还健在,且处于鼎盛时期。巢湖水师也仅仅只是其带头的德庆侯廖永忠,才被解决的时候。大明的各个方面,都特别的强盛。在这等情况下,自己推动朱元璋废除海禁,重设市舶司,向外走出去。再给舰船之上,加上红衣大炮这等神兵利器。大明大海军在今后,必然武德极为充沛。可以给周遭的,众多地方的小国,都给好好的送一些温暖。这等事情,想想就让人觉得激动,很是令人神往。尤其是往东边而去,倭国那边那里,可是有着数量特别巨大的产银地。也同样盛产黄金。话说,就自己家老丈人的这样子。若是让他得知了倭国那边,有多少的金银储存。那在今后,他绝对会特别积极的横渡重洋,把那边给弄成大明的产银地。变成大明的钱袋子。好像……如果是自己没有记错的话,老朱和那边,也有着不小的过节。当年老朱取代元朝,建立大明。在大明立国之后,就朝着周围的众多藩属国,派去使者,宣告宗主国的身份。有很多地方的小国,都热情招待大明使者,并派使者前来大明觐见。但是到了倭国那里,却发生了一件,让老朱极为气恼之事。那里的人,直接把老朱的诏书,都给扯了个粉碎!不仅仅如此,还把老朱的使者,都给杀了。对于这件事儿,朱元璋是暴跳如雷。特别的气愤。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