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三大战役之滹沱河战役5
北伐大军出发了,杜重威、李守贞率领主力部队在魏州会师,随后从魏州整装出发,直奔瀛洲城下。
在此期间,杜重威派妻子进宫,向石重贵请求给前线增兵,说大军深入敌国腹地,必须要有足够的兵力,巨石拍卵。石重贵深以为然,不仅把地方上的野战军全都交付杜重威,甚至连京师的禁军都拨付到前线,交给杜重威指挥。
京师为之一空。这是石重贵犯下的又一大忌。他真该好好反思一下李存勖的败亡历史。
大军向北进军的途中,后勤补给的致命不足已经充分暴露。
据史料记载,当时的河北地区已经连续下了两个月的秋雨,百姓们不得不拆掉房子,用建房木料烧火做饭,把凉席切碎当喂牛的草料,哪里还有盈余来供应军需?杜重威率领大军行走在泥泞中,迟缓而痛苦,很多士兵还未到前线就已经病倒,至于后勤补给,更是遥不可期。
然而石重贵依然沉浸在他的美梦中,久久不愿觉醒。
月2日,经过近一个月的行军,杜重威主力终于抵达瀛洲城下,此时的瀛洲却已经是一座空城,城门大开,城内没有一个人影。
杜重威不敢冒然进城,这时候,有情报说瀛洲守将已经弃城而走,正往北方撤退。杜重威派梁汉璋率领两千骑兵追赶,果然中了契丹军队的埋伏,梁汉璋阵亡。
果然是诈降,杜重威懊悔不已,急忙向后撤退,这时候,瀛洲治下的几个县城宣布叛辽归晋,请求杜重威接应。
杜重威下令把他们中的妇女接过来,而拒绝接受老人、男人、儿童,还放了一把大火,把他们的房屋烧毁。随后才退入到瀛洲以南、冀州以北的武强县。
耶律德光同样是集结了契丹的全部兵力,他们的主力部队选择了易州、定州、镇州这条路线。
幽州是契丹的集结点,从幽州南下,主要有三条路线,分别是最西边的易——定——镇、莫——瀛——冀、以及沧——景——德。耶律德光用瀛洲做诱饵,把后晋主力骗到了中路,而契丹主力则从西路南下。
杜重威得到消息后,打算沿着冀州、贝州向南撤退,退回魏州防守,重演前两次战役的模板,即放弃前沿阵地的争夺,诱敌深入,在魏州、滑州等我军腹地凭城坚守,把战争拖进相持阶段。
当时,张彦泽正驻防镇州,他率部赶来会师,说契丹极易攻克,千万不要未战先撤,最好在镇州挡住敌人。
杜重威于是改变计划,改南下为西进,命张彦泽做前锋,决定在镇州城下与契丹打团。
镇州以南是滹(音同“乎”)沱河,上面有座中度桥连接南北交通,也是镇州与后方的咽喉要道。不幸的是,当杜重威赶到时,契丹人已经占领了中度桥。
张彦泽率部抢夺,契丹人放火烧毁桥梁,退守北岸。
耶律德光确实也收到了前两次战役失败的影响,他打得非常谨慎,面对突然涌现的后晋主力,他选择了烧毁桥梁,实际上这是一种怯懦示弱的表现,说明他对这场大决战并没有必胜的把握,他也不敢贸然打团,所以烧毁桥梁,两相对峙,以观后效。
当时,镇州城尚在坚守,如果后晋大军拼命夺桥、渡河,与城中守军里应外合,将使契丹背腹受敌。耶律德光焚毁桥梁后,就与诸将认真地讨论撤军事宜,打算暂时放弃镇州,往定州、易州方向撤军,以避后晋锋芒。
结果经侦查得知,杜重威竟然在南岸安营扎寨,做出了一副打持久战的架势。耶律德光这才松了一口气,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契丹大军遂取消了后撤的打算。
负责大军后勤的李毂向杜重威、李守贞建议,说大军与镇州城近在咫尺,滹沱河浅而缓,我们可以很容易抢修一条临时浮桥,到时候与城中守军内外联合,趁夜偷营劫寨,契丹必然大败。
杜重威于是下令运你的粮草去吧!
李毂被派往怀州、孟州督运粮草。怀州、孟州位于洛阳以北,汴州以西,算是大后方的大后方。眼不见,心不烦,有多远滚多远。
与此同时,耶律德光亲率大军与后晋主力夹河对峙,虚张声势,牵制后晋精力,而派自己的舅舅萧翰率领一百精锐骑兵和一些老弱病残兵,迂回到杜重威的后背,切断其后勤补给线。
耶律德光派人四处捕捉后晋外出樵采的士兵,尽一切可能切断杜重威主力部队的补给供应。偶有漏网之鱼逃回军营,也异口同声地渲染契丹军队的强大,使得后晋军心恐慌。
萧翰迂回到栾城(镇州以南),城里有一千守军,但他们根本没有想到契丹会绕开镇州城下的后晋主力,被萧翰的一百人打了个措手不及,竟然集体投降。
萧翰给城里的百姓免费纹身刺面,在脸上刺下四个大字——“奉敕不杀”,然后放他们向南逃亡。
于是后晋大后方的老百姓人人自危,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让运粮队抛弃辎重,自顾自逃命。杜重威在前线几乎得不到任何补充。
被发配到怀州的李毂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