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举荐吕安
是宦官之子,当然不是亲生子,而是养子,可夏侯琛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枭雄,他的基础就是因为夏侯跃这个宦官义务奠定。夏侯跃自幼入宫,为当时的邓太后相中,令他侍奉皇太子读书,故而后来成为了济顺帝的亲信,甚至连司徒这样的重臣高官,都为夏侯跃举荐。
后来夏侯跃被封费亭侯,宦官有了爵位,便能娶妻,可跟发妻只有名份而已,若要让爵位传承,也自然不能寄望于收认的寺人养子,又因夏侯跃的兄弟都相继夭亡,本家已无子嗣,唯有其胞姐被养活,在夏侯跃得势时,其长姐得以改嫁一个丧偶的官员,生下一子,夏侯跃便认外甥为养子,改姓夏侯,就是夏侯琛。
后夏侯跃被追封为皇帝。
夏侯跃本来没有推翻大济皇朝自立称帝这样的“奇志”,夏侯琛原本也不可能以宦官之子这样的身份就能成就霸业,但大济当时国运已衰,大权一度为宦官、外戚掌控,这两股势力相争,结果是两败俱伤,造成各地军阀并起,在这样的乱局下,夏侯琛才能趁势而出,终得“挟天子以令不臣”的机运。
不是每个宦官都想成为夏侯跃,更不是每个权宦都能成为夏侯跃,不过但凡宦官都知道,若想彻改命运,势必要争取贴身侍奉君帝,而其实一般情况下,皇帝的近侍都是宦官,并不是宫女。
绝大多数皇帝都是长于宫廷,幼年时未通情事,将宫女们看作奴婢,却将小寺人当成了玩伴,小寺人因为侍奉皇子读书,自己也能识字,真要是聪慧的,也能学进些经史要义,在见识上当然胜过宫女,跟皇子更有“共同话题”。
因此其实宫廷里,慢说宫女,便是连长宠不衰的后妃恐怕都是少数,反而是宦官,因为一直侍奉皇帝的起居,一旦得宠,倒不少都能“长宠不衰”。
而吕安是什么样的宦官呢
他曾经是太子司空北辰的近侍,可以说已经有了“飞黄腾达”的基础,后来虽然没有继续留在紫微府,调任到了内廷,这是按部就班的升职,不代表已为司空北辰疏远,反而很可能是司空北辰有意的安排。
前生,司空北辰登基后,吕安便升任中常侍,为“内臣之首”,只不过后来莫名其妙也被调离,去了瑶华宫,侍奉因为触怒司空北辰,被迁至瑶华宫的贺朝夕贺夫人起居。
又当司空北辰决意亲征时,再度将吕安调回建康宫,后司空北辰病重,活得好端端的裴瑜突然死于意外——跟丹媖一样,居然也是为恶匪所杀!瀛姝疑心裴瑜是被灭口,她那时已经查到被裴瑜悄悄收藏在外的鲛珠身上,可司空北辰回宫后,裴瑜遇害,鲛珠不见踪影,从那时开始,瀛姝开始怀疑长乐的死因,且怀疑司空北辰就是始作俑者。
在此之前,因她的逼问,南次迫不得已终于承认了司空北辰对他的迫害。
瀛姝要查实真相,自然而然要从司空北辰的心腹打开缺口,吕安在她的威胁利诱下,出卖了司空北辰,不过吕安只交代了司空北辰笼络裴瑜答应和离一事,称不知长乐是否真为裴瑜所害,就更说不清是否为司空北辰指使裴瑜杀女了,为了保命,吕安告诉瀛姝司空北辰留下遗诏——帝崩,太子璇继位,皇后王氏殉葬。
其实瀛姝对吕安当然不能称为信任,她知道吕安还掌握着司空北辰不少机密,且毕竟吕安作为司空北辰的心腹,后来又当刘氏发难时,也力证刘氏手中的遗诏为伪造,如果瀛姝过河拆桥,对自己也极其不利,她深思熟虑后,决定继续利用吕安,不过她限制了中常侍的权限,她不是皇帝,跟宦官没有“共同话题”,她的心里话,会选择跟白媖等等宫女倾诉。
吕安当时,竟也不求“飞黄腾达”,自请再度调往瑶华宫,那时候连贺朝夕都已被瀛姝接返,继续住在含光殿,瑶华宫里已再无任何“上殿”。
为了打消吕安的提防心,以便查清更多被隐瞒的真相,瀛姝答应了吕安的请求。
瑶华宫,似乎和吕安真有某种不解之缘,瀛姝难以判断是否早在建兴十二年时,吕安和瑶华宫的“缘分”就已经建立,她只能肯定吕安此时请调瑶华宫是出自司空北辰的授意,但她却不想让吕安长久的在远离风波的瑶华宫里“寂寞”着。
首任小选使虽然重要,不过吕安是被瀛姝认可的能人,事实上当她心疑司空北辰之前,为了整肃内廷风纪,跟当时的中常侍吕安有过短暂的“合作”,大小事宜吕安都能持办得当,连细枝末节都不会有任何闪失疏忽,瀛姝一度对他颇为赏识。
而现在,司空北辰自然也不愿在小选改制这么件小事上折损吕安这一“干将”,他死的时候,尚且不知吕安已经背主,因此吕安对司空北辰而言,仍然还是心腹。
司空通却比瀛姝还要重视小选改制,又问瀛姝:“你怎么想到举荐吕安他对太子倒是忠心耿耿,早些年为了维护太子,触怒了贺妃,差点被下令杖杀,后来他的家人也莫名其妙险遭牢狱之灾……”说到这里,司空通顿住了,未免有些尴尬。
瀛姝却极好奇似的,两眼发光等着下文。
司空通干咳一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