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升官发财
当然了,这对卫青来说,是一件好事。
因为,卫青马上就要升官了。
建元五年,九月六日。
卫青正坐在椅子上想事情,不曾想他的副手白云生,带着几个穿着官服打扮的人,走到了他的面前。
“都尉大人!“
白云生弯着腰说道,话音里面,透露着他的恭敬。
而卫青这边,刚从缭乱的思绪里面,惊醒过来,不知道白云生这家伙来找他干嘛!
尤其是再看见,跟在白云生身后,那两三个身穿官服的人,也朝着自己弯腰,卫青的眉头,不由得皱得更紧了。
“这就是我们的都尉大人。”
白云生指着两个陌生面孔,笨嘴拙舌地说了一堆话,解释了很长时间,卫青才知道眼前这几人是谁。
原来这几人是延陵地方军区,最高军事长官,四品提督营帐下的记事官。
作为一个大一统的帝国,汉朝军队内部自有一套完整的上下系统。
伍长,百兵长,都尉都是基层的军官。
都尉之上便是中层军官的校尉,参领,再之后便是高级军官。
只有五品以上的高级军官,后面才能出现将军两个字。
而作为抵御匈奴第一线,延陵地方军区的最高军事长官,掌握三四万大军的将军,肯定是真正意义上的高级军官。
而他们三个记事官,是四品提督军营中,长史的手下。
是长史专门派过来核对验查,卫青扫荡杂胡的事情。
卫青闻言,嘿嘿一笑,觉得这件事情,太简单了。
杂胡们的尸体,虽然早已经埋了,但是他们的武器装备,就撂在仓库里面,想怎么验就怎么验。
毕竟,这件事情是真的,又不是假大空的虚报。
检查的工作很顺利,三名记事官也很通情达理,事情很快便办好了。
眼瞅着事情办好了,卫青也不啰嗦,按照官场上的潜规矩,趁着没有人的时候,从挎在肩膀上的褡裢里拎出几吊钱,递给了三名记事官。
或许是因为扫荡杂胡的功劳,又或许是看着卫青姐姐卫子夫的面子,又或许是卫青给的钱起了作用。
几天之后,延陵的镇守大营方面,便快马传来了卫青升官的消息。
身为正四品的提督,代郡之中,仅次于太守的最高长官,升卫青这个区区的八品小官,自然没人敢质疑。
凭借着扫荡杂胡的功劳,卫青在延陵待了短短的半年的时间,便官升一级,由正八品的都尉,升到了正七品的校尉。
升到校尉之后,卫青的权力,也得到加强,他麾下的编制,也从三百人增加到八百人。
现如今的卫青,被调到了附近的厚土县,负责一县的军政,保护一个县城的安全。
接到调令的卫青,自然是惊喜万分,升官发财自然是件高兴的事情,哪怕是他也不能免俗。
可是,当他带着几百名士卒,来到厚土县县城的城门口时,盯着那一坯土黄色的低矮土墙。
他的心里面,陡然打了个突。
他虽然不知道厚土县在延陵境内,算是个什么样的县,也不清楚厚土县算不算是大县。
可这里好歹也是边疆重镇,这座县城怎么说也是扼守在匈奴人南下的通道上,城墙怎么会是土夯的呢…
而且还是这么低小,这不是在开玩笑吗?
这是在拿百姓们,士兵们,拿所有人的生命在开玩笑。
卫青一想中原腹地的大城市,一律都是横卧到顶的大青砖,特别是帝都长安,那一眼望不到头的高大城墙,更是感到牙疼。
中原腹地花那么多钱,修建那么大的城墙有什么用,有那个闲钱,还不如多修修边界城市。
他心中惊疑不定,甚至有些不满,但是,脸上却没表露出来,默不作声带着手下的士卒们,朝着城门走。
离城墙越来越近,城墙上的种种情形,也越来越清晰,这座县城的城墙,确实是黄土筑成的。
“……”
风吹雨打多年,掉落的墙土里,还能看见当年筑城时,用粘土、淤泥和稻草、面粉混合的痕迹。
生命力旺盛的野草,顽强地在黄土城墙里面扎下了根,城上也没有看见防敌用的垛口和城楼。
卫青越看,右眼皮子越跳,他目测了一下,估计城墙大约只有自己的身高两倍左右。
作为城墙来说,这个高度,实在是太矮了。
他身高一米八二,城墙的高度在三米左右,南北宽大约四五里。
要是城墙的东西宽度和南北相当的话,这县城的面积,就超过了二十六平方公里。
这县城小是不小,可是,就防御力看起来,却弱的可伶。
城门口的旁边,还有个用木头搭起的亭子般的小门楼,孤零零地立在城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