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镇
天福粮铺作为苏州城最大的粮商,整个苏州城一大半的粮食都被他们收入了铺子里。不止荷花镇,还有其他的镇。莺娘之所以选择荷花镇,是因为这里是阿银的老家。
莺娘带上阿金阿银去了荷花镇。
在去荷花镇的马车上,阿银显得有些紧张。
“姑娘,我爹娘早就去世了,只有一个姑姑在,也不知道姑姑会不会帮咱们。”
阿银命苦,父亲早逝,母亲又生了重病。为了给母亲治病,她四处借钱,却四处碰壁,没有人会将钱借给她们母女。阿银咬咬牙,将自己卖了。只可惜,她的母亲还是没能熬过去。
莺娘:“没事,你不用担心,咱们只是过去询问一下。”
前世,爹娘去世的消息在苏城传开了。那日,她被梁子瑞赶出了许宅,恰好阿银的姑母来许家询问阿银的情况,张氏将她和阿金阿银接回家中照料。过了些时日,李管事回来,她们才被接回了城。
张氏在阿银富贵的时候没来找她,反倒是在她落难时来寻她,可见其对阿银并没有那么冷漠。
阿银:“嗯,好。”
半个时辰后,荷花镇到了。
今日不知怎的,天气格外闷热。
莺娘掀开车帘透了透气,一眼望去,外面几乎都是水。
荷花镇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到处都是水池,到处种满了荷花。不过如今的月份荷花早就开过了,不少人在湖中挖藕。
莺娘好奇地问了一句:“整个镇上的人都是靠水而生吗?”
阿银:“好像也不全是。这边属于荷花镇的南边了,靠打渔为生,北边有不少做衣裳的作坊。以前在家的时候,村里人天气暖和的时候就去钓鱼,又或者挖藕,天冷的时候就去作坊里找点活儿干。”
外面一丝风也没有,拉开车帘也不凉快。莺娘点了点头。合上了车帘。
夏日赏荷是一件极美的事情,挖藕却是一件极为疲惫的事情。双脚泡在泥水中,脚步挪动都很困难。人弯着腰,这样一站就是一整日。
正在湖中挖藕的人听到马蹄声,直起身子看了一眼。
瞧着路上那辆华丽的马车,众人的目光不自觉落在了上面。
老汉摘下来头上的帽子扇了扇,道:“这是哪家有钱的老爷来了咱们镇上。”
年轻的后生头也没抬,一直专心挖藕。今日天气格外闷热,他的脸色通红,额上的汗顺着脸颊滚落下来。待他把藕从淤泥里挖出来后,放在了一旁的竹筐里,抬起来袖子擦了擦脸上的汗水,随口说了一句:“谁知道呢,说不定是哪家的亲戚。”
旁边的妇人道:“亲戚?咱们这穷地方谁家有这样的亲戚啊,镇上的人有这样的亲戚倒是有可能。”说着,又继续埋头挖藕了。
年轻后生一边挖藕一边玩笑似的说了一句:“菊婶儿,说不定就是你家的。”
湖面上响起了零零散散的笑声。
三三两两的荷叶,零星弯腰挖藕的人,大家脸上露出来笑容,在空旷的湖面上显得格外动听。大家开开玩笑,说说笑笑,身上的疲惫似乎消减了些。
被唤作菊婶儿的妇人笑着说:“要是我家的就好了,手指缝里漏出来点东西都够我家一年的嚼用了,哪还用得着这么辛苦的干活。”
年轻后生:“人家再富那也是人家的东西,还是握在自己手里的才踏实。”
菊婶儿笑了,看向了一旁一直沉默不语的妇人。
“大嫂,我真羡慕你有这么个能干懂事儿的儿子,哪像我家那个,干个活儿也要挑肥拣瘦的,嫌弃淤泥臭不来挖藕。”
妇人正低头清洗着儿子刚刚挖出来的藕,听到旁人唤她,她抬起头来。看了看菊婶儿,又看向儿子,眼里满是骄傲。
“我们家里过得艰难,我身子又弱,再不干活儿媳妇儿都娶不上。”
妇人听声音约摸四旬左右,脸上的皱纹却很是明显,还略带疲惫,一脸病态,委实猜不出真实的年纪。
菊婶儿也知对方家里的情况,宽慰道:“哪像嫂子说的那么难,大河人长得好,又踏实能干,多的是想嫁给他的姑娘。”
妇人笑了笑,没再说什么,弯下腰继续挖藕了。
老汉歇息了一会儿,抬头看了看天,道:“瞧着似是快下雨了,这雨估摸着不小。赶紧挖吧,万一雨太大就不能挖了。”
旁边的人道:“二叔说得对,赶紧挖吧。”
名叫大河的年轻后生道:“娘,您腰不好,儿子跟您说了您别挖了,在旁边洗一洗藕就行,剩下的活我来干。”
妇人笑着说:“没事儿,这点活儿不重,我还能干。”
大河又劝了几句,妇人仍旧继续挖藕。
许家的车夫没来过荷花镇,对这里不熟悉。今日天热,他本想着赶紧到地方好歇一歇,结果却走错路了。走了一段路后,又绕回了原处。
此时天上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