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敲竹杠
羽日韩勇来到军营,胡林对着韩勇说:“据我分析,红军这次是凶多吉少。他们力量本来很弱,结果还一直打到西山那边去,连续作战,士兵肯定吃不消。国军重兵集结,以逸待劳,红军这个亏算是吃大了。”
韩勇说:“这个情况,我已经估计到了。有什么对我们的影响没有?”
“有,这次国军是拉网式的追击,我们朱泾村附近的村庄肯定躲不过去。破点财恐怕是难免,就怕国军翻脸不认人,把我们的老底翻出来了。我们毕竟是不是正规军出身啊。”
“嗯,你去通知张廷他们几个,大家一起来商议一下,看看怎么对付。红军如果垮了,国军在这一带就没有什么顾忌了,我们要有所准备才好。”
两天以后,大队大队的国军从东边开过来了,呈拉网式向西推进,意图将红军全部包围消灭。由于兵力相差悬殊,红军已经无力组织起有效的阻击或者伏击,国军的气焰十分嚣张。这时候的国党军队与北伐时期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由于大量收编旧军阀的残兵,许多部队的军纪变得十分松懈,骚扰百姓的事情成为家常便饭。
护村队派出了大量的观察哨,监视国军的动作。部队的训练不再进行了,以免引起国军的关注。一部分士兵改扮成普通百姓,隐藏起来。另一部分士兵穿起与其他镇相同的保安队制服,做出保境安民的样子。
金矿已经暂时停产了,所有与产金相关的痕迹都被小心地隐藏起来,以防国军部队路过时偶然发现。张天佑是经历过兵火的人,知道如果军队发现了金矿,肯定会眼红的,届时各种恶性的事件都有可能发生。他巧妙地堵上了金矿的洞口,让矿工们在周围的地区装作采石的样子。这样,如果被人发现,也会误以为这是一个毫无油水的采石场。
上行村是朱泾村管理的最北面的一个村,上行村的工厂自然是无法搬迁的,不过唯一有点特殊的就是服装厂了,木器厂和机修厂在其他地方也能见到,没有什么希奇的。韩勇让服装厂也暂时停工,把缝纫机藏起来了一部分,只留下5台放在外面摆摆样子。军队过境,不可能抢这种设备,但不能让他们发现这个工厂有一定的规模,否则难免他们会来敲诈。
陈静已经受到了韩勇的严厉警告,让她在万一有国军过境的时候不准乱说乱动,否则就把她作为红军的探子交给国军去处置。陈静倒也不是一味蛮干的人,知道没必要做这种无谓的牺牲,所以也就答应了韩勇的要求。不过,她还是气呼呼的,怨韩勇不让她去阻击国军。
上行村是韩勇收留的流民组建的村庄,看起来这个村子现在来说,是周边的村庄没有的比的,相对于那些赣省国党管理的村庄,那简直是不同的天地,这里已经看不见一间茅草房。韩勇带着袁缉贞和张廷和一百多名护村队过来暂住。
国军的一支先头部队路过了上行村,但只是稍作停留,就又匆匆地向西而去了。韩勇身为朱泾村的保安队长,自然是出来迎接了一番,给国军部队提供了少量给养。国军这一路过来,类似的小镇子也经过了不少,对于上行村这种穷山沟里的小村也没什么兴趣,所以没惹什么事就过去了。
就在韩勇觉得躲过了一劫的时候,国军的一支后卫部队跟上来了,并且在上行村驻扎了下来。这支部队有500多人,是一个营队的编制。与先头部队一心追击红军的任务不同,他们主要承担的是肃清后方红军残余的任务,所以走走停停,没有时间上的约束。
“你们围这么大的一个院子,是干什么用的?”国军连长叫潘善,长相就很像电影里坏人的样子。他一到上行村,就发现了护村队新建好的营房,指着空荡荡的场子问韩勇。
韩勇陪着笑脸说:“长官,这个院子,我们是打算建成一个模范农场的。我们这里是梅县的乡村建设实验区,打算搞一点乡村改革的试点。这个院子呢,未来要招收一批无地的农民来居住,开垦周围的荒地。”
潘善皱着眉头问:“你们中间这个场子,可是有点像军队的训练场啊,莫非你们的农民也要训练?”
“长官好眼力,我们县长是黄埔出身,他一直鼓励尚武精神。对于这个模范农场,他要求是半农半兵,效仿当年先贤搞军屯的经验。万一以后国家要用兵,我们这个农场也能贡献一些兵员。”韩勇无奈,只好拿汤元浦来当挡箭牌了。所有的事情都是县长干的,与我这个小小的保安队长无关。
“军屯?是个好主意。”潘善说,“既然你现在还没有住人,我的弟兄们就先住在这里了。我们这一路剿匪过来,消耗比较大,你们村上是不是能够组织一下百姓,给我们弟兄们捐助一些粮草呢?”
韩勇知道,这是潘善在敲竹杠了。不过,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他连忙点头道:“完全没有问题,我们村子的百姓听说贵军进驻,都非常支持,大家凑了一些劳军用品,回头我会让村子的老者带人送过来。不过,我们村因为处在深山区,比较贫困,所以劳军用品不是太多,请潘营长和弟兄们不要见怪。”
“哈哈,哪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