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七月的广州闷热难耐。八点多从宾馆出发,才走出宾馆大门,方晴就觉得全身在淌汗。
她问江铮:“会场有多大?”
沈立飞去过会场,昨晚跟江铮讲了大概情况:“可能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
“那我穿这个不行,得热死,我去换衣服。”
方晴跑回宾馆房间,换下雪纺连衣裙,雪纺贴身,再沾上汗水,更热,换上纯棉的粉色T恤和黑色短裤。
仅仅是看会场门口的安保人数,就知道里面是多大的排场。一进去,人声鼎沸,要讲临时搭起的天花板掀飞,方晴和江铮要吼着说话才能听到对方的声音。
来参展的品牌和厂商将近三千家,展出的服饰琳琅满目,看都看不完。他们找到沈立飞厂子的摊位,沈立飞正在招呼客人,江铮方晴跟他打了声招呼,先去别处逛一逛。
进入千禧年,国内的时尚风向受日韩影响逐渐加大,年轻人的服饰朝着宽松、个性的方向发展。衣服上挂条链子,裤子越做越宽松,还流行配上棒球帽。
方晴边看边跟江铮说:“我记得98年你来广州参加年终会,回来跟我说以后国内会受日本和韩国的流行影响。”
江铮喝了口可乐:“你不还笑我吗,说我想多了。”
那时候,她是有很多怀疑的,时尚风向标一直掌控在欧美人手里,国内厂家抄版都是欧美的版,日韩,能行吗?不过怀疑归怀疑,她还是相信了江铮的判断,从99年开始逐渐加大日韩流行服装的进货量。
一开始,不太好卖,客人不吃这种风格,方晴心里急,做梦都是进货砸手里了。
99年省台引进了韩剧《星梦奇缘》,风靡大街小巷。宋彩和张芝每天来店里第一件事就是讨论前一晚的剧情。于雪自从决心要参加成人考试,就断绝了电视,靠着宋彩每天跟她复述剧情过瘾。
《星梦奇缘》过后,省台趁热打铁又播出《天桥风云》,很多女孩子买女主角庆林的同款衣服,学庆林的穿衣打扮。
店里的客流量一天比一天多,半个月后,方晴操心的不是囤货的销路,而是新下的订单,工厂能不能按时交货,库房里不能没有囤货镇场子。
新的流行趋势出现两种极端,个性服饰于淑女风和王子风打擂台,各有优势。淑女风的服饰多以波点和碎花为图案,袖口、裙边都有蕾丝,衣服的颜色大多粉嫩为主。
一眼望过去,做淑女风服饰的摊位还不少,俱是粉粉嫩嫩的。
沈立飞厂子也做这些款式,沈立飞换了个女业务员跟客人介绍裙子。他一刻不停地说了半天,口干舌燥,一口气喝完了一瓶矿泉水。
“每年盼着这个展会,又怕这个展会。”他比出一个“八”的手势,“去年,搞完展会,瘦了八斤。”
方晴笑说:“沈哥的付出也是有不少回报,我两年没来广州,都听说沈哥把厂子扩大一倍,旁边的地都买了。”
沈立飞谦虚道:“那也是老板的资产,我顶多是加点工资。”
又问他们:“看了一圈,有什么想法?”
方晴说:“广州还是走在全国前面,我看淑女风会是这两年的一个主流。”
这个场合是各种资源互相交流互换,多听多看多学。
“沈哥。”
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朝他们走过来,肚子微凸,让人一眼看到皮带上的“H”,夹着皮包,走路一摇一晃,这一身衣服价值不菲,但掩盖不了他一身流里流气。
沈立飞给双方介绍:“这是我们老板的三弟,现在是我们厂的副经理。”
“沈哥抬举我了,副经理只是个挂名,我还在跟沈哥学习。”
“鄙姓吴,吴志得。”吴志得一走过来,看到方晴,眼睛一亮,像是黏在她身上似的,明明江铮离他更紧,却先向方晴伸出手。
江铮跟他握了握手:“长江的江,江铮。”
沈立飞忙说:“这位是江老板的太太,方晴,小方。”
江铮手劲儿大,吴志得忍着痛,收回手藏在背后甩了甩:“小方,好名字,哪个方?”
方晴看着他:“人无规矩不成方圆的方。”
沈立飞做东,晚上请一些合作商吃饭,江铮和方晴在列。
方晴面嫩,要是打扮太年轻,在这种场合会被忽视,她选了一条黑色连衣裙,配一条珍珠项链,端庄大方,江铮是一贯的黑西装。
沈立飞在饭店门口接待客人,看到他们从出租车上下来,眼前闪了一下。两三年前,这夫妻俩来广州谋生路的时候,灰头土脸的,他没想到不到五年,这两人就改头换面了。
酒席间,大家谈笑风生,虽说都从事服装行业,但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情况,方晴听得津津有味。
坐在她旁边的是一个湖南大姐,性格豪爽泼辣,方晴和她很聊得来。大姐八十年代初白天在工厂上班,晚上摆地摊卖衣服,一天只睡4个小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