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收了两个徒弟
许汉山见孙伟帮了自己父亲,证明了清白,也让毕银山下跪认了当年的错。便诚意挽留孙伟共进晚餐。
席间,除了许汉山一家,还有毕银山和秀儿在座。宴席佳肴满桌,飘香馋人,许伟表示自己开车而来,不能饮酒,大家以茶代酒,边吃边谈。
许汉山恭敬地问孙伟,″不知你在高就何处,家中还有何人?″孙伟哈哈一笑,″我在市文联工作,因网上读了冯燕老师的事迹,才知道了你们的地址,把父亲的遗物奉上。&34;许汉山听了,斟满清茶一杯,站起来郑重地说,″来,我代表父亲敬你,你是我许家的大恩人!干!″两人深情饮下。此时看见毕银山的脸羞得通红,低头不语。许汉山又向孙伟一一介绍了云华和秀儿。
父亲的一脸难堪,聪明的秀儿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灵机一动,站起身,也斟满清茶一杯,说道,&34;孙叔叔,我写诗陷入瓶颈期,望收我为徒,指点一二!&34;。孙伟满脸笑容说,″你是全国翰墨杯三等奖的诗人,拜我为师,我脸上增光啊!好,加我微信,切磋交流!&34;。毕银山一看,自己闺女大名在外,市文联的人都知道,脸色变得灿烂了许多。
此时,云华也斟满一杯茶,站起身,说道,″孙叔叔,我的短篇小说《春风吹在小村外》,被中国好文章原创大赛评为推荐好文章。请孙叔叔风雅大度,也收我为徒,指点写作!&34;孙伟一听,颇为兴奋,&34;今日一来,相识两位文坛后起之秀,好,孙叔答应了!″。这时的秀儿看了云华一眼,想不到云华闷声学习,进步很快,不仅诗文好,而且小说的才华也崭露头角。
许书芳见了孙子、孙媳妇拜孙伟为师,甚是高兴,也斟满清茶一杯,说道,″小孙啊,感谢你来我们家,把两个娃娃托付给你,我十分满意!你有你爸的革命精神,好样的!″。孙伟站起身,同许老爷子同饮清茶一杯。说道,″到了许家,我才领悟到书香门第的韵味!″。许书芳羞愧地说,″不瞒小孙说,我的父亲是晚清诗人,叫许江鹤,曾参加过光绪二十一年的公车上书。满以为子孙后代都是书香门第之人,可惜我接受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没有学会诗文雅句!&34;。孙伟听了,如梦初醒道,″我说你家怎有两位文坛之秀,看来是有缘源的!″。
晚饭吃到月上柳梢头,孙伟辞行,开车回城去了。秀儿也随爹回了家,许书芳对着汉山说,″我真佩服云华和秀儿的聪明,文学艺术光靠自学,难免盲人摸象,视野拓不宽。认了孙伟当老师,好比站在巨人肩上看世界,格局和胸怀必有惊人之举!&34;。儿子点头称是,″原来的二人,籍籍无名,将来必然跻身于市文联的队伍中″。
许银山回到家,躺在床上,把从孙伟来汉山家,到秀儿、云华拜师的过程,彻底讲了一遍。夫妇俩深深佩服许家人心眼好,秀儿许给云华,像是冥冥之中注定去还债一般,自从与云华认识后,命运转好了许多。
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到了十月十五。一家人给秀儿准备的陪嫁,陆续搬了来,放在院中。有女式摩托车、双缸全自动洗衣机、方太牌电热水器、纯净水饮水机、红色鸳鸯被、一对布艺沙发、双喜牌毛毯……堆得像小山一样,毕银山夫妇用手摸摸,啧啧称赞。因为都是他们那辈人,见都没见过的时髦货,真为秀儿生在好时代感到幸福!
冯燕家的楼前广场,气球挂着竖形条幅迎风飘扬,圆形拱门书写着:祝贺许云华,毕秀儿新婚之喜。唢呐吹着喜庆的调子,不停喊着。拉花演艺队随着音响伴奏,动情地扭着、跳着。凉棚下燕春楼的厨师们,正在预防着鱼鸡肘子,馋人的气味在空气中弥漫着,从甬道一直红地毯铺到楼单元门口,墙上贴着黄纸底的大红喜字,帮忙撺掇的人来来往往,各自完成着分派的任务。搬菜的,卸桌椅的,搭布棚的,挂小红灯笼的,贴喜联的……,忙碌而又喜气!
新婚房内彩吊高挂,喜字耀眼,新郎、新娘的巨幅艺术照让人看了,格外美丽,一对佳人,像天上神仙浪漫温馨。茶几上放个香烟和满盘瓜子,茶壶冒着热气,茶杯水温恰恰好,任人品尝。许云华一身笔挺西服,刚作的发型,显得格外英俊、帅气,只能明天戴上胸花把心爱的秀儿娶回。
要当喜公公、喜婆婆的许汉山夫妇,满脸含笑,迎接着提前来的许家亲戚,幸福地应答着所有人问话。熬了一辈子,就等着把儿媳娶回家,了却自己的一桩心愿。老爷子许书芳没有来到楼上,因为86岁的高龄,清静便是最好的养生。
下午4点开始,院内的鞭炮声响彻不停。许汉山、冯燕、许云华都同时下楼,去迎接客人。
第一波是区供销社系统,由副主任李彬带领6人,送来祝贺花蓝和慰问信!有什么困难,都可以全力帮助!
第二波是龙窑中学的老师,由校长张仪带着教导师4人,送来祝贺花蓝和慰问信,询问准备情况,校方大力支持。
第三波是冀峰水泥公司的李总,带着十名年轻小伙子,送来祝贺花蓝和慰问信,钱不够说话,用多少给多少,把婚礼办好!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