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十五章? 鬼楼
二百五十五章鬼楼
孙杰接到安云翱关于鸡公背寨的头人莫德要率众归降的消息后,虽觉得确在情理之中,但亦不会就此全然相信。战事发展到现在的局面,谁都知道,奢安联军的覆灭大概率已只是时间问题。不过,出生于将门世家,尽管只是粗通文墨,孙杰从小便被各种刻意教导,对历史上那些著名的战役耳熟能详。得知莫德请降,他首先想到的并不是什么毕其功于一役,而是即墨之战田单扭转乾坤的火牛阵。无论野战还是守战,孙杰对自己所部都有充分的信心,然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在不熟悉的山地作战,功亏一篑的风险绝不能冒,因此,并没有急于表态——直到他见到了趁夜来拜的莫德父子。
莫德心里其实也是首鼠两端。一方面他固然要保护族人和老寨,但世代追随水西安家,临阵倒戈也不是口里一说那么容易,故而心里也有自己的小算盘:若是真的大势已去,鸡公背寨当然犯不着给安长老陪葬,人家还有安位那一支呢,何苦白白搭上全体族人的性命?但万一二位大王能在神明的佑护下绝处逢生,自己也完全可以当场翻脸去打明军——分明是绝好的诈降之计么,从关索岭到盘江河那一大片地方,委实诱人得很啊。
然而好言软语赠金送银地送走了阿仓,只见到安云翱欢喜得紧,却一直没等到明军那边传回来确切消
息,度日如年地焦灼了几天,头人莫德终于明白了:那孙杰果然名不虚传确实不好糊弄,摆明了是在等自己献投名状了。莫德叹了一口气:罢了,玩心眼儿,咱苗子们绝然不是汉人的对手,认命吧。只好带上两个儿子,趁夜偷偷跑去明军那边表明心迹——把两个儿子都留在明军营里,自己孤身回鹅项岭的路上莫德知道,这条路,再没有回头的余地了。
大战终于开始了。
首先发动攻击的是立功心切的安云翱。在他看来,奢安二贼已是瓮中之鳖,再加上莫德送子为质,显是军心已散,而大帅却还在不紧不慢地安排辅兵拓宽山路往前调装备。高山林密,要把蜿蜒的小路拓宽到能勉强通过大车谈何容易?几千辅兵斧劈刀砍锹镐齐下每日也修不了三两里。安云翱等得实在心焦,转念一想:大帅麾下诸将,劳顺与大帅是故交,守成都,援贵阳,守鸭池,现在又去守永宁,屡立殊功;刘超有独撑黔省危局的大功垫底,又坚决服从大帅的安排豁出去以军粮为饵拖住安邦彦,再后来还跟大帅的亲卫营并肩破敌,雄所则溪这一路上跟大帅亦步亦趋肯定算得上新知。而自己呢?天上掉下个镇雄府白手捡了个现成的大便宜,但出兵以来干的却差不多都是给大帅打下手的辅兵活儿,真正的战斗只有两场,一次是冒充织金兵偷袭柔远所,另一次是拿
下没几个老弱残兵的赤水空城——这等战绩实在有些拿不出手啊!必须得有一件实打实、谁也说不出啥话的功劳,关键时刻让大帅,还有朱大人能记起来,这样今后才能在镇雄府牢牢站住脚跟。故而安云翱决定独立开展一场进攻。反正自己的部队都顶在最前面警戒,即便不能独力擒获两个首逆,一口气拿下七八个寨子,在大帅面前也能抬得起头来讲话不是么?
五峰山外围突破得很轻松,许多寨子几乎都是空的,但在接近其核心区域的青岩寨,安云翱遭遇到前所未有的重大挫折——除了奢安联军困兽反噬破釜沉舟的勇气以外,这里的苗寨还有一种独特的军事设施:碉楼。
碉楼的最早记录出现于《后汉书·西南夷传》:“依山居止,垒石为屋,高者至十余丈”,是西南地区一种独特的防御设施。碉楼往往由寨中大户集资修建:四户合建,外观便是四角形、六户合建则会修成六边形、若是集全寨之力而建,便会建成圆形。碉楼的建造相当考究,先是要请巫师通过占卜跳神根据地形地势选择建造地点,随后是在“墙匠”的指挥下动工。地基要挖至硬岩作为基岩,墙体全部用毛石砌成,砌筑时石块的大头向外,交接处采用最为稳固的“品”字形结构,墙体均做“收分”处理,下半部多于上半部,以降低重心,形成类似金字塔的坚固
结构。整个施工过程不绘图、不吊线,也不会搭架支撑,全凭墙匠的眼力和手工技艺……然而,让安云翱付出沉重代价的,远不止这些表面上人人皆知的困难。
一座石楼赫然矗立在高坡之上,仿佛一只雄踞的猛兽,虎视眈眈地扼守着脚下通往青岩寨的小路。这是一座中等规模的四边形碉楼,高约五六丈,每边阔约丈五左右。楼体是坚硬的青石,各面墙上都开了七八个射击孔,如此一来四面八方都在据守者火力打击之内,几乎没有射击死角。尽管是第一次见到这玩意,心里也隐隐知道对付起来肯定不会太容易,安云翱还是果断下达了进攻的命令——就算是座小城,四千多人也足可以打一打了,何况一座小楼?
镇雄兵们也是这么想的,不过等第一波两百多人的队伍呐喊着冲上去,大家便都发现了不妙。当面墙上只有那么几个小窗,射出的竹箭不甚多,路上只撂倒了十来个兄弟,然而大家跑到墙下却全都无比惊诧地呆住了——围着楼转了一圈,眼前四面皆是坚不可摧的石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