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一章 国栋
一百九十一章国栋
奢崇明的彝兵都是山民,但却没有石砫宣抚司那些白杆兵爬墙的本事。马千乘秦良玉夫妻手下,这等劲卒满打满算也不到五千人——练成绝技的代价太过高昂:五成以上的少年会在开始训练的前六个月内被淘汰,而且,绝大多数非死即残。余者中的约莫半数则会在随后一两年内失手——这门绝技,恰恰是一种容不得丝毫失误的技能!因此,即便是顶峰时期,这支部队的总数始终也就是这般规模。
不过,永宁宣抚司的彝兵们也有自己的巨大优势。不同于明军,他们对辅兵和后勤的依赖程度要小得多。首先,除了几员高级将领,几乎所有人都没有铁甲,精锐战兵也就是臂上绑个藤牌,身上能套个藤甲背心的便一定是小头目了。其次,他们远比明军耐饥渴耐寒暑,所有人自小就学会了分辨漫山遍野的野果野菜哪个能吃哪些有毒、渴急了四处找一阵,扯一根外表枯得像死掉很久的老藤一刀砍下去,清冽的汁液便喷涌出来。至于营帐被褥,更是毫无必要,天色暗下来随处一躺便能呼呼大睡。即使是辅兵,打起来也都会拎了柴刀伊伊哇哇叫着向前冲,无论老少都能当战兵用的。因此,尽管这支部队战辅兵的比例还不到一比一,行动速度却远超明军,就算孙杰的部队在战辅兵比例高达一比五的巅峰状态下,官道上行
军,两百里以内的距离也才可以勉强打个平手,超过这个距离则会被越拉越远——若是走山路,那便根本不用比了。
除了堆土堆,这些天奢崇明也造了很多云梯、撞车、楯车等攻具,既然下了军令强攻,那便都用上呗。其实,奢大王心里有数,前几日的强攻也还是做做样子,疲惫一下守军——他还准备了两种大杀器正在秘密制造中,要等到守军精疲力竭时投入,一举破城!
观察到彝兵们开始有乱哄哄整队的迹象,孙杰把长捷营全拉到墙上,自己去找朱燮元,一张口就要领五百张步弓。这让朱大人感到有些意外:成都是省府,又是蜀王藩地,武库里当然有的是步弓。不过大明的军队里,营是基本作战单位,一般来说,弓箭手会在两成左右,枪兵再占两成,其他便都是刀盾兵。长捷营是个六百多将近七百人的大营不假,两成弓箭手占去一百多——难道其他人也会射箭?面对朱燮元的疑问,孙杰又笑了:“好叫老大人得知,末将的亲兵营里没有弓兵配置的,除了百六十名枪兵,剩下的便都是刀盾兵。不过,末将的刀盾兵人人都会射箭。末将也有些弓箭,因想着尽快来援,成都武库里该有不少,便都放在大营辎重队里,只教五百辅兵携了铠甲刀枪盾牌随营入城。”
“啊?你的刀盾兵会射箭?”朱燮元有些惊讶。
孙杰神情一肃:
“回老大人,我朝洪武六年颁布之《兵志》规定,‘骑卒必善驰射枪刀,步兵必善弓弩枪’。‘考校弓矢,将弁须及百六十步远、军士百二十步;五十步内以十二矢六中’为标准。国家大法,末将自不敢稍有懈怠。故而末将部曲诸营,皆可如此。末将的亲兵营,该会更好些。”
朱燮元瞪大了眼睛:“你真按这个标准练兵的啊?据老夫所知,哪怕是寻常弓兵也未必能如此呢!”继而额手感叹道:“名不虚传,名不虚传!唉,若我大明每个军镇都如孙帅一般,不,只要有半数能及得孙帅六七,何贼不可鼓荡而歼!”
孙杰有些不好意思,红着脸应了一声“末将惭愧”便有意把话题岔开:“老大人,贼兵大都是无甲,几领藤甲也挡不得弓矢。末将是想,叫刀盾兵发箭袭远,余下的枪兵可以近防。劳烦老大人组织投石民壮,配合成都中卫的守军兄弟们便好。”
朱燮元略一沉吟,双眼定定地看着眼前这个信心十足雄姿英发的年轻将领:“孙杰,老夫想教你全权负责成都战守之事,你可敢应了老夫?”
孙杰一愣,这个托付太非同寻常了!
按照惯例,城池的防守应该由本地军事部门长官统一负责,往援的孙杰只能算客军,要接受成都守将的指挥,不该喧宾夺主——当然,这是指临敌具体战事而论,整场战役的战略决策权在朱燮元这个代
巡抚文官手里。论官秩,孙杰是正二品的总兵,四川都指挥使司的都指挥使也是正二品,所谓强龙难压地头蛇,理论上还是应该由川司做前敌总指挥。然而大家都知道,四川都司府早就成了摆设,前番张虎占了保宁那么久都指挥使鲁海都束手无策,所以真正的城防由成都中卫指挥使劳顺勉为其难。不过再怎么说,名头还是挂的四川都司府。故而现在是朱燮元坐镇城头,孙杰与劳顺各管各的,双方的配合协调完全谈不上,万一事发紧急,则要请示朱大人,等他下令……战场瞬息万变,这样的指挥体系肯定弊端丛生,但却轻易不能改便,就这么把指挥权拿过来,以后的麻烦可能不会小!
首先是要考虑四川都司府的感受。没有哪个废柴会承认自己是废物,劳顺好歹是川司的人,只要守住城,首功便会牢牢落在都司府,临危不惧调度有方什么的自有师爷们妙笔生花……一个年纪轻轻的外系武将做总指挥,功劳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