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章
陶长安对此自然是没有什么意见的,两个人休息了一会儿之后,就让几个孩子就在村边附近捡到柴火--不要去危险的地方后,就各自跟着其他人出去继续干活了。
干了那么七八天活以后,尽管有原主的身体干农活的基础在那里,加上小空间泉水的帮助,但陶长安多少还是感到有点累。
不得不说干农活确实是一件比较辛苦的活,加上效益不高,也难怪无论到哪个年代,农民们的生活水平相对来说都是比较难的。
刘家自己总共才拥有十来亩田地,忙活了这么多天,也干得差不多了。
田里的事情忙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再用几天时间把已经收获完的地里翻过种上产量相对高点的番薯,也就差不多了。
等把整个农忙结束的时候,已经是半个月以后的事情了,这一段时间陶长安只有前面那十天干农活出体力的时候感觉有点累,但后面可能是干习惯了还是因为一直服用小空间泉水的缘故,也不知道是不是他自己的错觉,他感到自己的力气好像比原主记忆当中的还要大,做起翻地的辛苦活的时候,身体也没有那种吃不消的感觉了。
反而有一种越做越得心应手,干活不怎么费多少力气的感觉。
难道这就是自己每天喝点泉水的长期功效?尽管不知道是不是这样,但对自己小空间里面的泉水,陶长安那是越发重视了。
见到小空间泉水的效果这么好,他都想多给点原主的老婆孩子他们一起喝了,可惜那泉水冒出来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了,一天也就一小滴的量。
这段时间为了养好自己的身体,那点泉水都被陶长安自己用光了感到都有点不够。
不过等调养好点自己的身体以后,攒了多点的泉水,陶长安也是打算给李氏和三个孩子他们用点,好歹也能够让他们身体好点。
在这个缺医少药的古代,人不生病还好,万一病了可能真的要靠运气活命了。
既然自己如今已经替代原主活了过来,那么为了能够心安,不管怎么说也应该替原主照顾一下他的妻子儿女了。
至于因为舍不得花钱,硬是让原主没有活过来的刘父刘母,加上他们的偏心对待,陶长安对他们的印象感观可不大好。
不过看在他们好歹把原主养大的份上,他还是会按照村里的标准履行赡养刘父刘母他们的义务,至更多的那就别想了。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陶长安可不认为自己是什么好人,只是一个普普通通会有私心的普通人罢了。
你对我都不好了,还想要我对你好,自己又不傻,又怎么会愿意做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反正都是替原主尽点责任,这其中出力多少,还不是看陶长安自己的嘛!
要是做人做事不太过分,一般过得去的话,陶长安也不推卸自己应该尽的那部分责任,但要是做人不行,不和自己眼缘的话,能够跟着这个时代的一般人一样尽到责任,就已经算是陶长安十分克制的结果了。
等把家里的活计都忙清楚了以后,刘母都没给陶长安歇几天的时间,第二天早上一吃完清汤寡水的粥,目光就看了过来,催促道:
“老大,老二、老三,家里的活也做得差不多了,剩下的活我们慢慢做就可以了,你们三个赶紧到镇上看看有什么短工可以做吗?
这家里人这么多,每天吃穿嚼用就不少,你们赶紧出去看能不能够挣点钱吧!”
刘母这话虽然是对着三兄弟说的,但其实主要是催原主这个干活的比较下力气,舍得下功夫每年都能够给家里挣上不少铜板的人。
虽然说老大刘长耀叶会出去干活,但他可不会像原主那样不顾身体的卖力气干活,都是干几天歇一下,干几天歇一下,挣不了多少铜板。
至于比较聪明的老三刘长财,他可不会让自己吃亏,心理的小算盘精着呢。
反正老大刘长耀怎么做的他也跟着,甚至凭借刘老三灵活的头脑,他趁着借口打短工的很多时候,都有偷偷摸摸的干点私活给自己的小家攒私房钱,这么多年下来也攒下来不少,可不像原主这个老二这样憨傻!
至于老四这个小儿子,不指望他能够挣钱,只求他不要出去胡混乱花钱就行了。
照陶长安来看,老四刘长贵之所以从小到大都是这么一副吊儿郎当,不怎么干活的模样--都是刘父刘母他们的偏心给惯出来的。
要不是有刘父刘母他们压着,估计老大老三和原主这些人早就忍不了老四这样拿着大家的血汗钱出去挥霍了,加上还要帮着养老四一家老小什么的。
正是因为有了老四做对比,才让有点缺爱的原主越发的想要得到刘父刘母的关注和重视,可惜直到陶长安过来了,到死原主都没有得到他所想要得到的父爱母爱。
俗话说五个手指还有长短呢,做为人偏心可没道理可言,在陶长安看来原主就是没有看开这点,才傻得把小命都搭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