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北宋]给苏轼当弟弟的那些年 > 第 149 章

第 149 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他们都知道公主是什么性子,公主放轻松,不用把他们当外人。

在乐平公主的协助之下,襄阳王的嘴终于被撬开,皇城司上下一片喜庆,笔走龙蛇写好奏疏立刻去京郊别院面圣。

不是他们皇城司没本事,是襄阳王的身份特殊他们不好下手段,就算知道襄阳王如此受不住激,以他们的身份也不好像乐平公主那么无所顾忌的什么都敢说,何况他们不知道。

此事乐平公主是首功,皇城司上上下下先谢过公主帮忙,祝公主和狄大元帅百年好合。

……

小金大腿的信写了十几页,将乐平公主去襄阳王跟前找茬的过程写的极为详细,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当时就在现场。

襄阳王不小心秃噜出来的消息很有用,虽然找不到证据,但是已经可以确定和青州柴王府有关。

人证吃过亏后肯定不会配合审讯,不过没关系,接下来的重点是物证,襄阳王愿不愿意配合不重要。

包大人已经启程去青州,能不能找出证据就看包大人的了。

乐平公主从襄阳王那儿问出

线索是意外之喜,然而在荆湖两路的叛乱平定完之前狄大元帅还是没法回京,公主殿下依旧不开心。

为了荆湖一带的安稳,只能委屈公主再等等了。

也不知道襄阳王到底是怎么回事,说他谨慎吧,他火气上头什么都能秃噜出来,说他不谨慎吧,和柴王府相关的合作连王府的管家都不知情。

薛定谔的谨慎。

按照襄阳王的说法,他和柴氏的合作的确不吃亏。

事成之后分南北朝,南方富庶的地方交给他,北方和辽国西夏接壤变故太多,需要打仗的地方交给柴氏,他既不用担心北方外族来犯还能坐拥富庶的江南,何乐而不为?

对于襄阳王的想法,所有人都觉得他当年离京就藩的时候可能把脑子忘京城了。

身为大宋的宗室王亲去和柴氏合作,还是和前朝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柴氏,也不知道他到底怎么想的。

就算他们能侥幸成事,柴氏哪儿来的本事抵御辽国和西夏?

离大谱啊。

苏景殊一边看一边摇头,感觉所有人都疯疯癫癫的,弄得他这个正常人在一群癫公里都有点不正常。

如果柴王府是周世宗之后也就算了,周世宗继承的是郭家的皇位,他的子孙后代姓郭,可以理直气壮的和老赵家打擂台。

可如今的柴王府是仁宗皇帝从柴氏本家找出来的人,就算大宋的太祖皇帝给周世宗改回本性,江山也和姓柴的没有关系。

真要造反的话,直接大大方方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行吗?

摇头.jpg

小金大腿的信看完,接下来是家里的信,俩哥哥都在家,爹娘兄姐写信的时候便没有分开,全部由他二哥动笔。

他离京那么多天,京城里的制举考试也考完了。

二哥苏轼考了第三等,这个考试第一等第二等是虚设从来没有人得过,第三等已经是头名,在他哥之前,整个大宋只有一个人列入过第三等。

很符合他哥的名气,鼓掌鼓掌鼓掌。

二哥是第三等,三哥是第四等,这个名次本来没什么,但是看完后面的幸灾乐祸之后,小小苏对两个哥哥都无语了。

不愧是亲兄弟,连搞事都法子都那么像。

当年他们进京赶考,春闱考试那么重要的场合,二哥编撰典故险些落榜。

现在制举考试二哥没作妖,换成向来稳重的三哥作妖了。

他三哥苏辙,全家除了娘亲外最稳重的人,考试的时候极言尽谏,上到官家下到朝中文武百官没有一个幸免于难,全部被他骂了个狗血淋头。

苏景殊:……

他是不是没打算考上?

这次考的是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要的就是考生陈述朝廷得失,但是考试毕竟是考试,直接把满朝文武都骂一遍儿显然有点得罪人。

制举的主考官是谏院一把手司马光,可能因为司马光自己就是个喷子,所以对他三哥的试卷非常推崇,排名定

次的时候也定了个第三等。

但是其他考官坚决不同意,说他三哥的答卷出言不逊,最好直接黜落。

考官那里吵来吵去吵不出结果,闹到皇帝那里后皇帝让其他官员来定,其他官员讨论出来的结果也是黜落。

也是,答卷把满朝文武都骂完了,官家身边的亲信肯定是重灾区。

不过主考官毕竟是主考官,司马光是个认死理的人,平时不讲道理很气人,这时候认死理却保住了他哥的名次。

司马大人说的有道理,他哥的卷子无非就是直来直去无所顾忌,可这场考试考的就是直言进谏,他秉笔直言难道还有错?

最后就是被降一等,以第四等被录取。

小小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