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大汉丞相
个能回来,将军自己却能继续做人上人,这世道岂非太不公道。
“汉武朝的大臣能够全身而退的人少之又少,以丞相一职为例,汉武帝在位时用过十三个丞相,窦婴斩首,田蚡自己做了亏心事吓死,李蔡、庄青翟、赵周、公孙贺死于狱中,刘屈氂腰斩、卫绾、许昌、薛泽免职。”
窦太皇太后不喜卫绾,刘彻登基不久后,便以景帝晚年卧病时,官府中多有无辜受冤的囚犯,卫绾身为丞相未能担起申冤之责,将之罢免。卫绾被罢免后,太皇太后的侄儿魏其侯窦婴接任为丞相。
景帝时,景帝为缓和母子关系酒后失言说传位弟弟梁王。魏其侯窦婴为汉景帝圆话,否决了兄终弟及一事得罪了太皇太后。故此,窦婴虽是太皇太后的侄儿,两人的关系却是至亲至疏。
窦婴反对兄终弟及,按理说是忠于皇帝,可他早年却是废太子刘荣的太傅。景帝想要废太子时,窦婴曾经多次为废太子说话,故此也不算是当今天子的亲信。窦婴成为丞相,更多是太皇太后和皇帝博弈需要一个缓冲上位的丞相。
原本窦婴会因为推崇儒学,贬低道学被太皇太后进一步厌恨,又因其举荐的御史大夫赵绾请汉武帝不要把政事禀奏给太后,受牵连被罢免,最后又为田蚡设计而死。
因天幕斥责儒生,窦婴虽依旧喜好儒学,却不敢大张旗鼓去推崇儒学,也因此没有进一步得罪太皇太后。然后就是天幕之故,或是出自真心或是大势不可逆,太皇太后主动开始放权,祖孙关系日渐改善,御史大夫赵绾自然也不会为了太皇太后摄政之事多加评论,平白惹怒太皇太后和皇帝。
再就是田蚡,因天幕揭露其对皇帝不忠,太后和皇帝都恼了田蚡,故此田蚡并没有因太后的关系得到皇帝亲眼,步步高升。相较于提拔有二心的舅舅田蚡,皇帝眼下最热衷于培养他的未来大将军和为北击匈奴做准备。
现在反对开战、坚持继续和亲的的太皇太后态度开始有所转变,甚至期待大汉对匈奴攻守易形的那天了。不过太皇太后行事更保守些,只允许皇帝开始备战,并未同意当下出征。太皇太后不愿意打就是怕输,偏天幕说卫青之前,大汉就没赢过,因此太皇太后对然有松动,却不同意现在出战了。
然从不同意出战到需要再等几年,皇帝勉强也能接受。毕竟一个是看不到希望,一个是至少可以开始做计划了。现下卫青还没到上战场的年龄,皇帝也想不到谁能担起出征主将的责任。
各方面因素叠加,眼下窦婴还好好的做着丞相。听到将来被斩首一事,窦婴很是受了一番惊吓。魏其侯窦婴这个人,能力自是不用说,算是窦家很有本事的一位。但他的弱点也相当明显,行事意气,且容易居功自傲,失之谨慎。
希望能够在天幕的提点下,谨慎做人,以免落得凄惨结局吧!
“因武帝的丞相惨死的概率太高,公孙贺作为第十一任被提拔时吓得那是一个痛哭流涕,但没办法汉武帝一定要他当。最后也确实应验,原本只是儿子公孙敬声贪腐的问题,顶多死儿子,却被人抓住把柄以巫蛊之名进一步构陷,导致父子二人惨死狱中。”
“十三任丞相,或惨死或罢职,只有公孙弘、石庆、田千秋善终任上。公孙弘因家贫四十多岁才读《春秋》,六十岁以贤良的身份征召入京,期间还经历了辞官复又征召,官至宰相,做为汉武朝第一个善终任上的宰相,也算传奇了。”
“然后就是卫太子的老师石庆,他是先教导太子,然后成为丞相。最后一任田千秋本是看守高祖陵墓的小官高寝郎,因上书为卫太子陈冤,得到武帝赏识,数月之内胜任丞相,最后善终于任上,经历可以说相当传奇。”
“这只是丞相,其他没有官至丞相的名臣诸如赵绾、张汤、主父偃等结局都非常惨淡。以至于难得善终的卫青和霍去病,也有许多人觉得他们能够善终纯粹是因为自己死的早,没活到被汉武帝厌弃时。”
刘彻一僵,旋即正色道:“仲卿,这绝对是污蔑,朕绝不会厌弃你与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