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之乱14
石马桥上到处是兴化军的官兵。
这一次不是官差,而是明铠亮刀,杀气腾腾的官兵!
凤山的老百姓终于开始回忆起一些事情。
凤里的老人常说,他们兴化十年前曾经有一场大的骚乱,那是山上的山民引发的。当时的官差为了收税,大肆欺压百姓,老百姓忍无可忍,终于揭竿而起。
在官府的县志里也记载了这一件事,但是老百姓哪里有机会看到县志的内容,他们只能从老一辈的口中听说这件事。
官方的记载只会说这些刁民叛逆,不服管教,他们的野心太大,企图与朝廷的政策相抗衡之类的话。
但是在民间,人们把林氏兄弟当成了英雄,林居与林裔两兄弟被朝廷封了官,派往潮州地区为官,多年已无他们的音信,许多的山民在暗地里还会怀念他们,但是明面上没人敢与之有瓜葛,他们就是官府眼中标准的反贼!
凤山却有不同的看法。
凤山的老百姓不觉得林氏兄弟有什么英雄壮举,他们在凤山杀了不少的百姓,对凤山来说,这些山民也是仇人。官府的人凤山人也不认可,因为就是他们造成的山民反叛。
一幕幕仿佛回到了多年前!
再加上那夜里官差的残暴,凤山的百姓开始慌了。他们对官府没有好感,本来就信任这些人,带着他们过上好日子的是梁川,而不是本应负起责任的官老爷。但是打他们最狠,破坏他们家园的,反倒是这些官差!
各村的村民开始去找各自的保正,三个村的保正这些已经换过一茬,原来的黄土等人或病或死,他们在任时就一把年纪,如今更是不能理事,只能把担子交给年轻人!
‘天杀的官差,咱们的乡民种点甘蔗都要对咱们赶尽杀绝,你们看到了没,石马桥已经让兴化人给堵起来了,以后咱们要过桥也没办法了!’
‘这是不准备给咱们后路啊!’
‘据我所知,何麓的蔗民现在都去找梁川帮忙,咱们何不。。’
‘住嘴!’
连前的保正黄腾道:‘你难道不知道这事是谁惹出来的吗?早让你们别去种那些什么劳甘蔗,有什么用?’
黄腾正是老保正黄土的侄子,老保正黄土的儿子因为天生残疾,怕当了保正服不了众,便给了自己的侄子,也算肥不流外人田。
凤山的乡情很是特殊。
有一部分人种甘蔗,还有一部分继续守着自家的旱地,但是这部分人大部分是当年第一批跟着梁川出凤山到清源参加成管大队的年青人。
这些家庭比种甘蔗的人发家要早。
当年梁家给的月俸那可不是小数目,远比种这几亩荒地要来得多上十倍,甚至不止。
这些人家正是靠着梁家的帮衬先富起来,但是后来这些人并没有留在成管大队。
除了何麓的一部分人继续留了下来。何麓的罗宪何大力等人,现在在成管大队,资历最深,是嫡系中的嫡系,早就不是一般的队员。
许多人都害怕战争害怕死亡,钱一多他们就想着享受,并不愿意跟着梁川再继续卖命下去,所以梁家军成管大队改制之时,大部分的凤山子弟或回来或在清源做生意,成管大队成了以关中子弟为主体的一支队伍。
可是谁能想到,这些凤山子弟回乡后日子并不好过,清源的生意受倭人冲击后萎靡不振,没做过生意的凤山人多是以惨败而归,许多人失去了梁家‘正式’的工作,也失去多年打拼攒下来的积蓄。
生活与事业的不如意,这些凤山子弟对梁家不是感激,而是恨!他们只记得梁家抛弃了他们,却不曾记得梁家曾经是带他们出泥潭的那位恩人!
这一段转变,梁川多年不在家,只能从艺娘与何保正的嘴里知道。
还有一部分人,他们世代守着凤山这片土地,年轻人出去闯荡生活的时候,他们没有动心,只是听了梁家的好意,也在这里种上了甘蔗,倒是这一些人,他们对梁家是真心有好感,因为梁家给了他们不错的回报!
碰上麻烦,这一批人才会想到去找梁家帮忙!因为他们信任梁家。
但是其他人就不一样了,走投无路的时候才想到人家梁家,这种做事非常的不地道!他们都不好意思,这种吃饭摔碗的作法为常人所不耻!
‘照我看,只能去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