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启王的德治之路:从失败到胜利的大逆转!
事还不太熟悉,因此他将大部分的政务委托给司徒、太宰等官员来处理。因此,太康自己沉迷于舒适的生活中,没有太多时间去学习和处理政务。在接下来的十六年里,太康逐渐变得沉迷于享乐,再次忽略了政务,没有认真处理国家大事。司徒等人立刻劝谏说:“主上不关心朝政,不治理国家大事,专注于享乐,这是会导致国家灭亡的先兆。”太康并没有听取大臣的警告,反而害怕他们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因此,他设计了一个计策,将所有忠言逆耳的贤臣和善良的官员都驱逐出去,不再听取他们的劝告。于是太康便把子照明驱逐回到了商国,成为商氏的始祖,其地就是现今的商丘。把太宰庭兆驱逐回到了陶国,成为陶氏的始祖,其地就是现今洪洞县的陶村。把雍州牧姬棨玺驱逐回到了雍州,实际上封地于邰,后来成为周氏的始祖,现今西安武功县的地界就是那里。把伯益的长子大廉驱逐回到了郏国,为伯益终养老病。大部分年长、有德行的人都被遣散了。太康留下了自己亲近的人担任官职,共工桓任大宰,苍连任太尉,益的次子若木任少宰,而启王所俘获的西河叛臣武观则任少尉。共工桓并不懂得如何治理国家,苍连缺乏高尚的品德,若木只能勉力守住自己的职责,也没有受到太康的亲近和器重。另一方面,武观是一个狡猾且不择手段的人,他只顾着迎合太康的放纵,没有半点关心政治和治理国家的事情的言论和行动。太康深信不疑地听从武观的建议,武观又拉拢了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实沈之玄孙稔林、卷章之庶支会孙放穷,这些人与武观一样擅长谗言邪说,围在太康的身边。可以说,太康是自作自受,只有人开导他放纵享乐的错误行径,再无其他人劝谏他改正。突然间,太康想起了当年仪狄献上的美酒,我禹王喝了觉得味道很好,后来却将仪狄解职了。但我禹王并不会享受饮酒之乐。于是太康又召回了仪狄的儿子迷阳来献酒。还命令稔林在国中挑选美女,增加了很多妃嫔,总共有五十多个人。再命令会孙放穷去寻找天下的优秀狗犬,并且饲养了善于抓鸟的鹰和鹞。甚至苛刻地对待百姓,增加配置马匹、装饰兵器皮革、准备旌旗和礼乐仪仗。太康对侍臣说道:“我现在已经把一切都准备好,可以快乐地喝酒了。”共工桓说道:“现在天下太平,没有什么事,正好可以快乐一番。”太康便与共工桓等人在别宫下畅饮,很少有机会见再到他的面容。
当时是戊戌年的元月元日,太康设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命令迷阳负责宴会,说道:“你的想法比仪狄的手艺更好,所以这酒菜才如此美味。如果我禹王还在世,吃了你做的酒菜,也会非常喜欢的。”于是太康就和共工桓、苍连、武观、稔林、放穷等人互相敬酒。他们不再顾及君臣之礼,也不在乎饮酒的规矩,只是痛快地喝个不停。共工桓等人喝得耳朵通红,脸红脖子粗,个个都贪杯豪饮,只是一味地称赞太康英明神武,有道之君。只有若木坐在一旁,默默不语。武观讽刺若木说:“如今我们的国王如此神圣英明,与群臣欢聚一堂,彼此相处融洽,你却独自默不作声,不赞扬称道,这是什么道理?”若木不慌不忙地回答:“我听说先王治世,设置鼗锋,命令官吏向民众传递教令,让庶民有议论的自由,从没听说过圣人希望别人称赞自己啊。照你说的话,那岂不成了君王无道了吗?”武观愤怒地说:“那么,你认为我们的大王是无道的吗?”如果若木没有什么话可说,于是便带领他离开,不再和大家一起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