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命皇四子靖垣即皇帝位。
朱靖垣大致确认了应天新城的建设成果,大明太上皇朱仲梁在
他直接搬进了新宫殿北部山谷内的行宫区域。
在当天的早朝上,大明皇帝朱简炎首先下达圣旨,宣布大明应天府新城正式完工。
同时正式宣布了主要宫殿的命名,仍然照搬原有紫禁城的名称。
正殿名为奉天殿,文常殿名为文华殿,武常殿名为武英殿。
后宫皇帝寝宫名为乾清宫,皇后寝宫名为坤宁宫。
太上皇寝宫名为仁寿宫,皇子、皇女住所名为春和宫。
两宫太后寝宫分别名为慈宁宫、慈庆宫。
其他次级妃嫔宫殿一如既往。
外人都没有资格替皇帝说到底更喜欢哪个儿子。
“臣等拜见皇帝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即便是在朝廷官方建筑的基础上,再稍微降级之后作为民间建筑标准,仍然颇为宽松。
新大殿安排音响和放大设备,所以不需要扯着嗓子喊话了。
如果病好了之后,感觉对原有继承人还不满意,可以直接烧了重写。
类似于仁武朝以前的灵前继位,开始行使皇帝权力。
结果在标准制定的时候,皇帝直接给出了一个大概框架,把建筑高度给卡死了。
仁武朝后期开始,在世祖皇帝的要求下,山呼万岁的次数越来越少。
关键是说明让谁继位就行了。
现在这个简单的仪式,当然不是正式的登基大典,只是确定开始传承皇权。
朱简炎在上面坐了一会儿,却只是安静的看着下方的人群,许久都没有开口说话。
因为正常皇帝传位的时候,本人要么病重要么垂垂老矣,基本都到了生命垂危的时候。
皇帝真要讨论是什么大事,应该在文华殿召集九卿大臣、大学士们单独参与。
那毕竟是这个世界独一无二的最高权威。
站直身体,回过头来,看向旁边的皇帝宝座,又轻轻的吸了一口气。
下面则朝着主席台的方向,从前往后依次摆上不同级别的座位和条几。
朱简炎微笑点头,关闭了眼前的话筒拾音器,语气中满怀着期待:
彻底废除嫡长子继承制,让延续两千年的宗法制度,也完全屈服于皇权。
在仆人的帮助下,换上父亲给自己准备好的皇帝常服,再次回到正殿。
绝大部分长篇大论的传位诏书,基本都是在皇帝死了之后,太后或者皇后或者大臣们,以及继位的皇帝让人后补的。
与原来的行情相比肯定是上涨了的,但却不可能涨太多了。
大殿内的格局也发生了巨大改变。
“靖垣,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我大明的皇帝了。
只有九卿尚书级的官员,以及根据实际需要特别安排的人员,才有资格参加会议。
登上皇帝宝座所在的台阶上,近距离再次向自己的父亲行礼:
“儿臣皇四子靖垣拜见父皇陛下。”
这些皇子“入选”之后,最终选择谁来继承,只看是否“如朕意”。
原本和文华殿类似,中间一个大型讨论台,周围摆四排座位。
这三道圣旨都没有出乎臣子们的意料,做好了心理准备的他们老老实实的接旨。
不过皇位传承这件事情,皇帝本人既然开口了,那任何人都不能插嘴。
当最前方的大臣们稍微有点疑惑的时候,朱简炎不紧不慢的从兜里掏出了一个信封。
因为选“贤”的话,就会有很多的标准。
现在的格局改成了类似后世大礼堂的模式。
让指定儿子当太子,在自己死后继位,是合乎礼法的。
台下站立的着文臣武将和大掌柜们,这时候一起朝着台上的朱靖垣躬身行礼。
这个新的一万六千平方米的大殿,比原来紫禁城奉天殿面积大了六倍。
关键是会让皇帝之外的人,能够通过讨论“贤”的标准,获得干涉皇位传承的机会。
抬脚缓步向前,安安稳稳的坐了下来。
到了安康十五年六月底的时候,绝大部分机构都陆续搬进了新城区。
为了避免某些情况下写不出太多字,要求诏书内容要尽可能的简洁明确。
朱简炎关掉了话筒,周围侍立的仆人也不敢离太近,所以只有朱靖垣能听到这些话。
朱简炎作为皇帝没有住进后宫核心区的乾清宫。
让他在临终时刻,还要搜肠刮肚的去写长篇大论,把自己的某个儿子夸得天乱坠,那本来就是不科学的。
并要求官营和皇家的客运和货运公司全力协助。
这种布局决定了不会再在这个大殿里面讨论实际事务了。
他们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