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張小曼的退休新生活 > 第六章 老老人与小老人

第六章 老老人与小老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张小曼研究过人口学,撰写过这方面的论文发表在有关杂志上。她把60到70岁的老人分为小老人,70到80岁的老人分为中老人,80岁以上的分为老老人。

她和大弟是家里的小老人,將近70岁了,父母是家里的老老人。父亲96岁了,母亲90岁了,现在是小老人照顾老老人。

老父亲96岁了,身体还可以自理,是大学的离休干部,平时还看看书报,写写自传。

母亲身体偏弱,平时小毛病不断,也是大学的退休职工,平时读读圣经,以前还去教堂做做礼拜。

张小曼的家族是长寿家族,奶奶90岁离世,姥姥92岁离世,父亲的愿望是活到100岁。父母现在还享受着市里高龄老人的补贴,90岁以上老人每月补贴200元。

父母一直在寻找完美的养老方式,做过多种方式的尝试。

起初,张小曼为他们雇了钟点工,每天做2顿饭。后来又为他们雇了住家保姆,照顾生活起居。

家里多了一个生人,母亲有些不习惯,过去都是她照料父亲生活,现在换别人照料很不适应,感觉代替了她的权力。

母亲给张小曼打电话说:“保姆对你爸太好了,给他夹菜,一起去买东西,说啥他听啥”。

张小曼说:“妈,对我爸好不是应该的吗,那是她的工作啊”。

可母亲就是想不通,为此经常出现一些小矛盾,闹得父亲心里也不高兴。他们就想去好一点的养老院去试一试。

張小曼为父母联系了一个条件不错的养老院。房间设施全按照适老模式配置,窗明几净,阳光普照,卫生消毒都很好。饮食按老年人特点配歺,每周食谱不重样,还有下午茶和水果点心。

父母初到那里非常满意。父亲说:“这里很不错,打算在这里养老了”。母亲也说:“有这么多老太太,还可以聊聊天”。

张小曼和弟弟们经常去看望父母,带点他们需要的东西,还有他们经常吃的药。

那一年,市里下了百年不遇的大暴雨,很多一楼的房子都进了水,大街上的汽车像船一样漂浮着,地下涵洞里还淹死了人。

父母所在的养老院水电都停了,吃饭都成了问题。张小曼他们急的电话也打不通,小区外马路上都是水,想去也去不了。

那几天市里电话网络基本中断,张小曼住的小区也停电停水,住在高层下个楼很难,到超市去买东西网络不通,支付宝、微信都不管用,只有零钱才可以买东西,很多人都没带现金只有空手而回。

三天后电话终于可以打通了,父母安然无恙,张小曼长长松了口气。

母亲在电话里说:“养老院真不错,尽心的照顾老人,没有电就借来了发电机发电照明,社区救灾优先考虑养老院,给老人送米、面、菜,送面包、矿泉水,员工们24小时值班守护着老人们,尽量让吃上热饭,用上水电,很有安全感,像在家里一样”。

张小曼的眼睛湿润了,心里真感谢政府,感谢养老院,感谢辛苦付出的员工们!

大水无情人有情,在大水隔绝的三天,子女们到不了现场,老人们都安然无恙。解了子女的忧虑。

张小曼对门的邻居家母亲在另一个养老院一楼居住,大雨淹了一楼,是解放军战士把她妈妈背到了楼上。

大雨后,邻居家妈妈哭着给她打电话说:“感谢政府啊,要不然我这条老命就没了,就见不到你了”。

真是祸不单行,大雨后不久,张小曼的母亲早上去卫生间头一晕摔倒了。卫生间的呼叫装置报警,护工们急速赶来通知我们把母亲送到骨科医院。

张小曼的母亲有严重的骨质疏松,左肩严重骨折,大夫诊断需要换人工半肩,疗程时间有点长。

张小曼和大弟商量,请护工照料,每天开车去看望母亲,协助检查医疗等事务。

市区离骨科医院几十里地,每天大弟开着车拉着张小曼去看望母亲,和医生商量治疗方案,换人工肩的手术做了整整五个小时,到晚上十点才出手术室直接送到ICU病房观察,晚上全家人也没见到母亲。

第二天上午张小曼和大弟到医院ICU病房给母亲送饭,想通过视频给母亲通个电话给她精神上的安慰。

谁知母亲接着电话就带着哭腔说:“赶快把我接出去吧,里面像个黑洞一样啥也看不到,再不让出去我就不活了”。

张小曼和大弟一听感到问题严重,赶快安慰母亲尽快想办法把她接出来。然后找到病房值班大夫问了母亲病情,大夫说病情基本稳定,再观察一天可以转到普通病房,我们一听就急了,向大夫说了母亲现在的精神状态,让他理解老人害怕的心情早点出来,大夫基本上同意了。

母亲在医院住了一个月,还需要到康复医院恢复肩膀和手臂的功能。父亲就陪她去了医养结合的康复医院,康复和养老相结合。养老院的生活告一段落。

医养结合的康复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