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周二那小子除了一张脸,哪点配得上朕的女儿!”
“朕不同意!”
“父亲您误会了……”
“无需多言!”
刚进门的李内侍听见此话,不知该不该开口,只楞在原地,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陛下,皇后殿下来了。”
“你母亲定是要来劝说你的。”
跟着皇后同来的还有沈初桃,皇后拉着陛下进了偏殿,沈初桃便跟着萧修衍走到了屏风之后。
今晚事发突然,沈初桃带着丞相的嘱托将皇后领到了此处。萧修衍被陛下带到了奉乾殿,也许今晚过后,昭德公主就不是曾经的萧修衍了。
沈初桃握住萧修衍的手,轻声细语着:“是父亲让我来的,你先听我说。周大人是朝中为数不多的中立之臣,他与陛下有些多年的情分,恐我父亲也比不得。近年来党争不断,齐王不久前痛失杜大人必定要寻找新的党羽。那人万不能是周大人,父亲要你保下周允承,事已至此他已经被牵扯进来了。如今也只有你能护得住他,你也不必担心,我有我的办法能做你的后盾。”
“姐姐,我会护住他,但后果我一人承担,祸是我闯的,不会连累周府上下。”本就是她疏忽中了计才陷入此次境地,又何故牵连旁人进来。
“说什么连累不连累,姑母肯定也见不得你受委屈。方才你没有对陛下说什么吧?”沈初桃露出担忧之情,关切着。
“没有,一会出去我知道该如何应对。”萧修衍心中明白,陛下圣意难测,责罚是一定会有的,她有军功在身,又是陛下唯一的嫡女,即便是有责罚也不会太重。
“今晚过后,父亲对我肯定有所防备,有一事想拜托给姐姐。我本来想等到天亮再出宫的,但萧修征带着冯络堵在静园门口,他像是故意堵我一样,临走时对我说了一句话。他说那场烟花是阿渊的贺礼,所以才急着出宫问询情况,可事实上那场烟花是他准备的。阿渊向来谨慎,又怎会将此消息走漏风声,必定是南步度出现了细作。”
烟花之约是她离开卢城之时便定下的,现在被萧修征知晓,她的身边出现了二心之人,若是找到必定诛之!
“南步度王的贺礼并不是烟花,原本是想送来的,但路途遥远,又快到了雨季,怕烟花受潮就换了别的,这几天我忙着布庄的事就将这事忘了。”沈初桃话锋一转,又迟疑着:“可,除了南步度王和小王爷之外,就只有我,和你。其他还有谁,细作总不能是信得过的人。”
“就是因为信得过才会放松戒备,劳烦姐姐帮忙传信,好好查一查。”
***
皇后这才刚与女儿团聚,自然是舍不得被陛下责罚。沈初桃找到她时便立马赶来了,好在来得及时。
“陛下儿女众多,当然不知妾与衍儿分别的苦。她自幼便不在妾的身边,边疆劳苦,风霜凌厉,我儿可是整整呆了十年,这十年且不说她吃过的苦。”
皇后诉说着萧修衍的不易,背对着萧镇,挤出两行泪来。她蹙眉转身,眸如清泉垂泪欲滴,又哽咽道:“光说边疆战报每天都要传来十几封,我儿风餐露宿朝不保夕得过了十年啊。定原大捷,大军回京的时候是何等荣光,可这荣光,百姓安居的背后,是我儿在这场战中……衍儿可是打了两年多。她也不过才十六岁,妾十六岁才嫁予陛下做妻,我儿也只不过是喜欢一个人而已。”
“陛下难道要阻止吗?”
即便皇后如何动之以情,萧镇依旧不为所动,“她同你说的?还是你早就知道?周二是一般人吗?她喜欢谁不好,偏要刑部尚书之子?朕继位十余载,周卿是朕的左膀,是与朕有着少时情意的知己。”
萧镇越说越激动,事已发生,倘若真的要让周允承做驸马,等同于将刑部划入了七皇子的阵营。如此稚儿还难当大任,他的母亲姐姐早早得替他规划,待成年之后,他又有何本领,又如何让人信服。
“朕暂时还不想割舍。”萧镇叹了叹气,也只是用这个理由搪塞了过去。
“周尚书与周二又不是同一人,当初陛下不也是同意律儿和周大结交,如今多个周二,亲上加亲。”周令祎能到达如今的位置,靠的还是这个小儿子。
“当时情势不同,当年朕只是个王爷。”
皇后自嘲开口:“而如今是陛下了。”
因为是最高位者,所以不会像从前那样做一对恩爱夫妻,亦不是无话不谈的夫妻了。
“妾明白了,若当初陛下不是王爷,便不会选我做你的妻。”皇后失望抬头,面颊上的清泪自然滑落,她转身离开,竟听到身后之人的妥协。
“那就看她能坚持到几时。”
喜欢只是一时的,难得的是相伴,待冲动消失后,若还能如最初那般真挚热烈,那便是会陪着走完以后的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