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兄弟
“主公,万万不可啊!”谏臣谢晦再次站了出来,阻止了刘裕。
他叩首曰:“如今正值冬季,将士连年征战,人困马乏,请稍作休整,来年再报仇不迟!”
刘裕一掌推开谢晦:“有仇不报,还是男人吗?”
其他大臣也上书劝谏刘裕,也都建议不能北伐,主要说了几点原因:第一、敌人已占据关中,钳制潼关,不一定能快速攻克;第二、近年来兵役太多,加上江南水灾,导致百姓流离失所、群盗泛滥,不适宜再举兵戈;第三、北魏与胡夏乃世仇,与北魏交好,即可以阻止夏国继续进攻,不需要自己动手。
当然,这些人不管找了多少理由,最核心的一点理由就是:“主公你应该专心篡位,我们都等着拥戴你升官呢!”
就在刘裕开始调集兵马,准备北伐时,段宏的书信到了,信中说,他已与刘义真逃离关中,少主无恙。
刘裕这才冷静下来,他摆了摆手道:“也罢、也罢,就来年再战吧!”
刘裕这边偃旗息鼓,关中的战事,也进入了尾声。
朱龄石从长安逃出后,弃守潼关,率军驻扎在曹公垒。弟弟朱超石在蒲阪得知了这一消息,立即带兵前去接应,兄弟二人合兵一处,顺利会师。
不几日,夏国追兵从长安赶来,领头的正是前将军赫连昌。
仗打到这份上,胡夏部队从气势上已经完全占据了上风,利用人数优势,赫连昌把曹公垒围了个水泄不通。
曹公垒为三国时曹操所建的一处军事基地,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缺水!
赫连昌的确要比他哥哥赫连璝精通打仗,只经过两三天的试探性进攻,他就在例行的战场考察过程中,发现了这个突破口。
赫连昌下令:守住曹公垒周围险要之地,切断曹公垒水源,势要困死晋军。
朱家兄弟也是久经沙场,他们曾面对过谯蜀、北魏等国强兵,但此时的战局,却是最困难的。没了水源,两人被迫主动出击,他们一共组织了四、五次突围,都被赫连昌一一打退,在接连的失败后,晋军的自信心已经被完全摧毁了。
冷兵器时代战争,被围困的一方如果缺粮,还可以通过啃树皮、捉老鼠、吃尸体等手段,撑个十天半月;但如果缺水,只需要一天,部队就会丧失战斗力。
曹公垒内的东晋士兵口渴难耐,有些被迫喝厕所里的尿液,有些只能舔霜止渴,有些则干脆偷偷下山,投降了胡夏军队。
赫连昌见时机成熟,发起总攻!
严重脱水的晋军士兵,已无力抵挡这次进攻,纵然朱龄石、朱超石兄弟有天纵奇才,也无法突破生物学极限、力挽狂澜。
曹公垒眼看快要沦陷,朱龄石对弟弟朱超石说:“我们兄弟如果都死在异乡,父母必然肝肠寸断,你快从小路突围逃走,我以身殉国,死而无憾矣!”
朱超石抱着哥哥哭泣道:“人生一世谁能不死,我怎么忍心抛下哥哥,苟且偷生呢?”
于是两人一直坚持到曹公垒被攻破,他们都被俘虏,送往长安。
可能是之前被傅弘之骂得有了心理阴影,这次赫连勃勃压根没给朱家兄弟投降的机会,他直接决定:“传我命令,将朱龄石、朱超石二人,押至祭坛,以为人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