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刘裕:35岁不迷茫 > 第71章 举报

第71章 举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王镇恶的信使顺江而下,很快就遇到了刘裕西进的水军。

“王将军部队一路西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现与后秦姚绍大军在潼关对峙。河洛战事开启日久,军中粮草不足,还请主公火线调拨,助王将军一鼓作气,拿下潼关!”

刘裕当然明白王镇恶是什么意思,他欣喜前线进展如此顺利,也知道缺粮不是问题,只是汇报战果的一个幌子。

他微微一笑,把使者叫到窗旁,用手推开了窗帘。

窗外,黄河北岸,北魏的士兵正严阵以待,不时有弓箭对晋船射来。

“我之前三令五申,让王镇恶不要轻易深入,等大军到达再发起总攻,总是不听!”刘裕假意责怪道。

使者早有说辞:“王将军一直在前线杀敌,鞍不离马,甲不离身。战场风云,瞬息万变,我军战果显著,王将军为主公大业,一路追击敌人,的确是抽不开身返回洛阳。”

这番话,明里暗里显摆了王镇恶奋勇杀敌的辛苦,也是告诉刘裕,他没有在洛阳躺平。

“我军旅出身,这个当然懂,”刘裕语气缓和下来,“但岸上形势如此,魏国随时都可能与我军交战,如何分得出粮草?即便分了,怕半路也被鲜卑骑兵给劫了去了。”

使者问:“如此,该当如何是好?”

刘裕答道:“这样,你回去告诉王镇恶,他的难处我知道了,他的意思我明白了。我知道他祖上在北方颇有人望,定能就地取材,解决燃眉之急。”

使者无奈,只能返回潼关。

刘裕分析得没错,缺粮确实只是王镇恶的一个幌子,军中缺粮如果紧急,何必要不远万里到主帅处求援?所以缺粮是假,表功才是真!

此时王镇恶在前线,确实已经正在解决缺粮的问题。他的祖父王猛,当年做前秦宰相时,励精图治,统一北方,人民心里都记着他的善政。王镇恶于是亲自到弘农,亮明自己身份,劝说当地百姓,果然弘农百姓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纷纷主动缴纳义租,晋军缺粮的问题就此得到解决。

但这件事情,也成了政敌攻击王镇恶的重要借口。

刘裕旗舰中,他刚刚送走了王镇恶的来使,前线的另外一封信就又被呈了上来。

这是一封检举信,来信人是沈林子和沈田子两兄弟,举报的正是刚刚完成自我表扬的王镇恶。

“主公,王镇恶自独自统兵后,枉顾王法,自行其是。其不端行为有以下几点,请主公不得不防:

其一、不听主公号令。在洛阳收到主公不孤军深入的指令后,为了个人利益,仍固执进攻渑池、蠡吾、潼关等地,且瞒过其他诸将,无组织无纪律;

其二、越俎代庖,擅自任命。在攻下渑池后,王镇恶绕过太守毛修之,插手地方人事任命,当天就安排自己故友李方为渑池令,目无王法;

其三、王镇恶祖父王猛,在河洛、关中之地影响力甚大,前日军中缺粮,几天内竟在弘农募集粮草一万石,若我军攻下关中,王镇恶收拢人心,拥兵自重,则是下一个邓艾、谯纵;

王镇恶原是北方之人,加入我军时间不久,效力主公之志有待检验,请主公三思!”

刘裕读完后,陷入沉思。手下诸将,他最喜欢的就是王镇恶,虽然此人放荡不羁,但军事天赋缺世间罕有。信中说的前两点对刘裕来说都不是问题,倒是这最后一点,让刘裕犹豫了——自己百年之后,几个幼子,谁又能压得住王镇恶呢?

正思索间,有士兵闯入,慌忙间向刘裕禀报:

“不好了主公,魏军开始动手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