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定会得偿所愿
求医未果,陆老头和陆老三夫妻带着七宝回了家。
回家后,崔氏得知孙女可能一辈子都说不了话,什么也没说,只是把孙女抱在怀里,柔声问了句。
“七宝饿不饿?
奶奶叫你大伯杀只鸡,咱们晚上炖鸡吃好不好?
鸡腿留给我们七宝吃好不好?”
路上奔波劳累了四五天,七宝虽然一直被爷爷和爹爹抱着,但出门在外吃不好睡不好,回到家里整个团子都蔫蔫的。
但是面对奶奶慈爱温柔的脸,七宝还是扬起笑脸,开心的点了点头。
崔氏摸着孙女的小脸,怜爱又疼惜的亲了亲。
“好,奶奶抱着七宝去洗洗脸,晚上咱们就吃鸡腿。”
七宝回家第二天一早,崔氏收拾了几件衣服,带着陆老三夫妻和七宝又出门了。
这次他们去的是庆安城外的静山寺。
静山寺就建在庆安城外的红枫山脚下,红枫山因漫山遍野生长着枫树而得名。
每年八月,红枫山上的红叶都是一道奇景,漫山的红叶吸引了众多的文人游客前来观赏。
静山寺建在山脚下,寺里的住持惠恩大师是南孟国非常有名的大师,据说先帝在世时,惠恩大师还曾跟随老主持进宫给皇帝讲过经。
静山寺香火旺盛,不仅庆安城内的官家夫人们喜欢去那里烧香,听惠恩大师讲经,就连方圆百里的百姓也喜欢去那里烧香,给家人祈福。
崔氏躺在炕上一整夜都没睡,她不断地回想着家里发生的事,想到孙女出生后给家里带来的好事,想到那些山上小动物们送到家里的珠宝金银,她越想越难受。
兴许就像哪位名医说的一样,孙女就是身上福气太盛了,老天爷才要收走她的嗓子。
想到孙女可爱的小脸,崔氏难受的快要窒息。
快要亮天时,崔氏再次翻了个身。
“老头子,明天我带着老三两口子和七宝去静山寺烧香。
我们在庙里多住几日。”
昏暗的卧房里,特别安静,伴随着崔氏浅浅的呼吸声,耳边响起了陆老头轻轻的嗯了一声。
崔氏带着七宝在静安寺住了半个月。
这期间,崔氏每天都带着七宝去佛堂里听住持讲经,听完经后,陈氏带着七宝回到禅房里休息。
崔氏和陆老三便跪在大殿里跟着寺里的师傅们念经,给七宝祈福。
崔氏和陆老三跪在大殿里给七宝祈福的第十八天,惠恩大师出现了。
看着满脸憔悴的二人,惠恩大师只是笑着扶起了崔氏。
“女施主不必忧心,你心中所求佛祖已经知道了。
施主诚心,佛祖必然会保佑。
施主面带红光,一看便是大富大贵之人,幼时虽经历磨难,但日后必定福寿绵延。
至于施主挂念的事情,他日也会得偿所愿,施主这就家去吧。”
惠恩大师说完那番话,便没有停留,转身离开了。
崔氏和陆老三怔愣着,许久,崔氏脸上才浮上笑意。
“娘……大师这是什么意思?
大师是说,七宝……”
后面的话,陆老三有些不敢说,他激动的看着老娘,见老娘用力的点着头,这才让嘴角的笑容扬了起来。
母子俩回了禅房,快速收拾了行李准备回家。
出寺院钱,崔氏掏出身上剩的碎银,刨除几人回家要用的费用,其余的全部捐进了功德箱里。
就在三人一娃要离开寺庙时,住持身边的小沙弥追了出来。
小沙弥手里捧着一串佛珠,郑重的交到了崔氏手里。
“女施主与我佛有缘,这是佛前开过光的手串,住持说赠与女施主的小孙女。
愿小施主,他日平安顺遂。”
“谢谢,谢谢小师傅,谢谢住持,谢谢!”
崔氏千恩万谢的收下了佛珠手串,带着儿子,儿媳,和孙女跪在寺院门口又磕了三个头,几人才激动的回到了青山村。
或许是佛祖感受到了陆家人的诚心,保佑了七宝。
也或者是七宝见着奶奶和爹娘、家人这般着急,在静山寺回家后的第二天,七宝叫了一声“娘,”
团子说话奶声奶气的,那一声娘喊得极为费力,为了清楚的说出这个字,她一张小脸憋得通红,白皙的脑门上憋出了一层汗。
这一声娘,简短又急促,若不是陈氏耳力好,可能都听不见。
“娘,娘,七宝会说话了。
娘,七宝刚才喊我了。
娘!”
陈氏哭声里带着颤动,抱着七宝的手都在哆嗦。
“七宝,你再叫一声,再叫一声。
娘没听清,你再叫一声,刚才不是娘听错了,对吗?”
闻声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