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秋收结束
李阳的创作过程很顺利,基本上就是照着画的,主打一个写实,也没有什么挑战性,严易趁着休息日过来采风,在田间地头创作出了一篇稿子。
在九月末,李阳二人的稿子就上了报,依旧还是拿画稿当照片用,价格能给到两元钱,这次的文稿字数也多了一些,给了一块四。
现在严易的稿子已经不用李阳给他修改了,因此李阳大方的把文稿的稿费都给了严易,可严易也不是个爱占便宜的人,硬是把信封和邮票的钱给了李阳。
李阳接的也挺痛快,毕竟亲兄弟明算账,他很欣慰严易同学能有这样的觉悟,并且热情的邀请严易在放农忙假的时候来打个短期工。
收到邀请的严易眼睛一亮,没想到还能有额外收获,本来他还想趁着放假给家里来个大扫除,现在看来,打扫卫生哪里有赚钱重要?再说他老爸现在家务做的也不错,大扫除的工作完全可以交给他嘛!
李阳的小作坊运转良好,出货量日趋稳定,野兔养殖事业进行的如火如荼,风干兔的销量十分喜人,已经远销到沿海城市去了。
考虑到市场需求,马玉兰在后院也开始养起了肉鸡,规模可比李家偷偷摸摸养的大多了。
话说李家盖完新房后,老两口迟迟没有搬过去住,村里有那眼红的老太太开始说酸话了,阴阳怪气的问李奶奶为啥不搬过去住,是不是二儿子一家不愿意啊?
李奶奶也颇为惆怅的回答道:“可不是不愿意了吗,嫌我们老两口搬的慢了,说新房子都收拾好了,就等我们两个老家伙过去住,可是大儿子这边也离不开我们啊!谁让家里孩子都不着家,连个做饭看家的人都没有,也怪我,当初只生一个就好了,现在也不用为了我们老两口的归属问题争来争去啦!”
问话的老婆子就是个固执的不肯分家的,现在三个儿子话里话外的都表示出了对她的不满,含辛茹苦把三个儿子拉扯大,她容易嘛?一个个娶了媳妇忘了娘的白眼儿狼。
另一个眼红的老婆子也好不到哪里去,一大家子挤在一起经常闹矛盾,心里泛酸的想:“知道你家孩子有出息,整天挂在嘴边,臭显摆什么?”
现在村里一些人家已经开始动摇了,只是申请宅基地容易,面积不超过百米的甚至不用交钱。
人工也好解决,秋收过后有的是闲人,但是盖房子的材料要钱,像李家那样盖土房,价格倒是不算太贵,但是谁家也不能只盖两间屋子,那够谁住的?
李家那种是特例,老房和新房连着,那就属于是扩建,所以才能只盖两间住屋,仓房盖的倒是挺大,可那也不能住人,所以李家的例子不具备参考性。
秋收的时候,大家都在地里忙碌着,李阳他们几个就在溪翠山上的小作坊里干活儿,因为月底之前要给崔嫂子的弟弟供一批货,他要跑长途车去南方,正好能给转个手。
有了李阳几人的加入,进程加快了不少,马师傅也和梁家父子商量过了,让他们把自己的那份工作给完成了,他补给他们钱票。
梁家父子都是聪明人,明白马师傅这是找到了出路,女儿和孙女都在身边,人也就有了奔头。
想到自己家的梁鑫,现在倒是也能干农活了,不忙的时候也去偷偷的投稿,赚的工分和稿费倒是能养活得了自己,他们两个做长辈的也不指望他能帮上忙,只要他能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就谢天谢地了。
答应了马师傅之后,他们也算是一条船上的人了,尽心尽力的帮马师傅打掩护,完成他的那份工作,很快二人也收到了回报,那就是钱和粮食,看来马师傅的靠山倒是挺讲信用的。
风干兔和干菜都按时发了出去,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李阳自是不会亏待大家,给马师傅父女俩还有严易都包了大红包。
邵东郁闷的问自己为啥没有红包拿?李阳语重心长的给他画大饼:“因为你是合伙人,合伙人就是老板,不能跟员工抢福利,不然会被人戳着脊梁骨骂的。”
邵东不想被戳脊梁骨,也不想被打成资本家,只能眼馋的看着别人拿红包。
下午由马师傅掌勺,做了一大锅的野鸡炖蘑菇,李阳盛走了一半,拿回家就不用做菜了,要不说还得是专业的大厨,人家用大号的铁锅,拿小铁锹炒菜,味道居然也很好。
蒸上一大锅的馒头,再拌上一大盆的凉菜,做上一盆紫菜蛋花汤,晚饭就齐活了。
招呼爷奶和大伯一家过来吃饭,一个大圆桌,上面摆着四个大盆,都是自家人,也不用客气。
吃着饭菜,唠唠地里的活儿,还有今年的收成,顺便夸奖着李阳的手艺。
李阳吃饭一向认真,对于大家的夸奖,他也是淡然处之,能不淡然嘛,肉菜是马师傅做的,馒头是刘盼弟蒸的,拌菜是李旭摘的,李晴洗的,紫菜和海米是从南方运过来的,基本上属于开水一冲就能喝,他就是给整合了一下,晚饭就成了他的功劳。
对此李阳已经习以为常了,只能说自家人对他的滤镜是真的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