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一个刘二郎抵十个耿少傅
一位五十多岁男子,身穿绯袍,头戴硬翅幞头,迈着四方步,缓缓地走了出来。
“原来是希道先生。”刘国璋拱手道。
来者正是太子右庶子,试太子詹事、徽猷阁直学士耿南仲,他在东宫十余年,是太子赵桓最信任的老师,人称耿少傅。
没等耿南仲答话,刘国璋继续问道:“殿下肯见我?”
耿南仲笑着答道:“殿下正好有事要与二郎相商,请。”
“请!”
刘国璋提起前襟,迈开步子,径直往前走。
到了前厅客堂,赵桓正等着他。
“二郎来了。”他和气地说道。
赵桓也是一脸不解,忍不住转头看向耿南仲。
耿南仲捋着胡须,看着很镇静,可刘国璋在他的眼睛里只看到浑浊的愚蠢。
赵桓被咳嗽声一震,如梦初醒,连忙问道:“二郎,还请指点一二。”
“殿下可知前唐玄宗皇帝时,三庶人之事?”
等到茶水端上来后,刘国璋开门见山。
“过几日,王贵妃诞辰要到了,臣诚请殿下以此名义,上疏官家,请求恢复三大王嘉王封号。”
你要是真有才,也不致于把赵桓教成那个德性,跟他的爹地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笑话,一对卧龙凤雏。
“什么上疏?”
“好,二郎坐,耿先生也请坐。方平,上茶。”
咳咳,后堂传来轻轻的咳嗽声,刘国璋听得出,应该是女子发出的。
赵桓迟疑一会,开口道:“知道,前唐开元二十五年,宠妃武惠妃构陷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三兄弟,与唐昌公主驸马薛锈,诬其勾连兵变。
李瑛三人变贬为庶人,后被赐死。民间感其冤屈,称之为三庶人。”
“殿下记得很清楚。开元二十六年,三庶人之事后一年,忠王李玙被立为太子,后改名李亨。李亨做了足足十八年太子,然后在灵武即位登基,平定安史之乱,力挽狂澜,续前唐于水火间。
站在赵桓身后的梁方平眼珠子都要鼓出来。
“殿下,臣请你写一份上疏。”
“殿下,希道先生是饱学大家,殿下也是熟读四书五经,诸多史书。二郎不才,斗胆给殿下和希道先生讲一讲前唐的一段典故。”
“殿下,臣有重要的事,要禀于殿下。”
什么意思?
我知道了!刘二郎,你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背叛了东宫,改投到三大王那边去了!
“请。”
赵桓脸色一变,你怎么提到这个话题,很敏感的!
刘国璋盯着赵桓,一言不发。
“是。”
臣斗胆问一句,为了李亨能坐稳十八年的太子之位?”
赵桓脸色一变再变,跟绸缎铺里五颜六色的绸缎一般。
刘二郎,你怎么敢这么问?
太敏感了,话题太敏感了,我们能不能换一个话题?
耿南仲出声为学生解围:“前唐代宗英姿颖发、仪表非常、雅类圣祖、天命所归,当继大统。且唐之威德在人,纪纲未坏,故有此兴。”
“希道先生高见,二郎受教了。只是二郎现在在问,殿下的想法是什么?”
赵桓惊慌失措,不知该如何回答。
求助地看向耿南仲,可是老先生被刘国璋驳了回去,黑着脸,不想说话。
“太子亨隐忍恭顺。”后堂传来女声。
“二郎敢问是哪位?”刘国璋连忙问道。
“拙内,拙内,我家娘子。”
“原来是太子妃娘子,臣惊扰了,无礼,无礼。”
“二郎无妨。妾身与殿下夫妻一体,我答的,与殿下答的一样,不知二郎满意吗?”
“臣诚惶诚恐!臣再问一句,前唐玄宗诸多子女中,太子亨是不是他最宠爱的一位?”
怎么可能,太子李亨是他最提防的一位,论宠爱程度,前五名都排不进去,完全是因为立长不立贤,所以才轮到他做太子。
“不是!”
后堂的太子妃朱氏干脆利落地答道。
“太子妃答得非常对。宠爱是父子之情,信任才是君臣之情。太子李亨很清楚,他与父皇玄宗之间,不需要父子之情,只需要君臣之情就好了。”
沉寂无声。
耿南仲捋着胡须,动作越来越快,让人担心下一刻他会把胡须扯掉。
赵桓左顾右盼,坐立不安。
二郎说了什么?我好像听懂了,又好像没听懂。谁能告诉我,刘二郎这话里,到底什么个意思?
“谢二郎点拨。”后堂朱氏开口说道。
“太子妃客气。殿下乃大宋储君,是臣的半个主上,当忠心侍奉。臣还有事,先告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