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天将降大任
,负责仪式的礼官,赶忙朝着两侧的差役点头。随着林如海举香三拜,鞭炮声也开始轰鸣,一束束白日烟火也在半空绽放。
“好。”
老百姓爱看的就是这个,四周的叫好声络绎不绝。大家一边看,一边讲着林如海参拜的礼节。比如什么礼是给土地公,什么礼是给财神爷的,老人家就爱卖弄这种学问。
林如海将香插入香炉后,就带着下属们退居一旁。听着爆竹声结束,才等着礼官的下一步口令。
此时刚好日冕仪上的光影走到位置,礼官当即喝道:“吉时到。”
又是一轮新的鞭炮声,身着官袍的林如海独自上前,站在牌坊的彩带下。牌坊有三个斗门,彩带沿中间横立,遮住牌坊上的字。两处尾带垂下,迎风飘舞。
林如海站在一处,抬手轻轻一拉。红绸带被晨风轻轻吹落,早就好奇许久的扬州人,这才得见牌坊的真面目。
“秋浦街。”
有人轻声念出三个大字,这个字迹自然是林如海亲笔手书。又有人看向一旁的小字,“文和六年,春,扬州府衙立。”
这可就有意思了,前来观礼的府衙官吏们,也没想到知府大人会把这个青史留名的机会,均分给他们众人。
大家脸上都是喜不自胜,往后的百年里,不论扬州城如何变幻。他们这批人,连同这座牌坊一起,都会被写进府志里。
一想到这个,本还有些抱怨面子工程的众人,都忍不住开始交头接耳。有讨论着‘秋浦’的来历,有夸着‘知府大人仁厚’。
李卞的位置,在这批官员的前列。他身前就是知州张尚贤,瞧着对方脸上的得意样,又听到身后的人不停夸着林如海。他心中也是暗暗气结,觉得眼前的情况糟心的很。
林如海没有在意下属们的反应,他冲着四周叫好的百姓微微点头。又带着官吏们穿过牌坊的门洞,朝着里面的街道走去。
牌坊后的大街旁,尚有一处盖着红布的石碑,等着他上去揭下。等林如海将其掀开,紧紧跟随的众人,又念出石碑上的字。
“匹练坊。”
“好啊。”有博闻广记者,已经知道这两个名字的出处。但要把此事道个原委,还需要留给身份合适者。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个出风头的机会,还是被李学政抢了过去。
“李太白有首诗,名叫‘秋浦歌’,其中有句‘水如一匹练,此地既平天’。想来就是出自此处。”李卞摸着胡须,不住为自己的本家点头,“用此诗倒是应景,只是我倒更喜欢那句‘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诸位呢?”
说完,他看看四周,想看看众人的反应。结果,自然不出所料。谁也不愿意在公众场合为其摇旗呐喊。
李卞见此,心中亦是暗自焦虑。若一直如此下去,岂不是有负相爷所托,扬州这些官吏真是油盐不进啊。
林如海不知下属之间发生的事,他只是继续迈步,沿着笔直的街道朝里走去。此处的建筑比之城内其他民宅,风格又有不同。
扬州人大体都喜欢精致小巧的风格。可匹练坊为了赶工期,在风格上反倒追求北方的大开大合,真叫人别具一格。
除了标志性的白墙黑瓦,其宅屋建设,都跟扬州一贯的风气不同。林如海看在眼里,暗自点头。他不要求多好看,只要实用就行。
等知府大人带着整齐的队列走近,街上两侧林立的女绣工,在几个老师傅的带领下,一起朝着林如海俯身行礼,“民妇谢青天大老爷。”
这一出,倒没有任何人安排。陈恒跟报铺,只做了宣传的工作,道明了府衙建设织坊街的用意。
只是这里的民妇,大多都是城外的流民。她们大概也没想到,去年不顾千辛万苦赶来扬州,竟然还能被本地的府衙如此对待。想到家乡那些不作为的县官老爷,再看看扬州知府,她们的感恩之情不以言表。
人心都是肉长的,诗经有云: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此句最能说明人在情感上的朴素心理。
饶是林如海见过太多世面,见此,也被她们的行为所震颤。他原先只想着给扬州再谋一条财路出来,以助陛下成事。可看着眼前一张张诚挚期盼的脸,他心中又怎么可能不动容?
所谓的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说的就是此时的心情吧。
林如海在原地呆愣片刻,才拱手还礼道:“诸位无需如此,为民请命,为民做主,为民安生。本就是本府读书时的志向。”
面色稍稍有些激动的林知府,转头看向身后的官吏,点了一位猛将出来,“辛指挥使。”
“在!”
辛耿今日也在受邀的行列,戴甲卧刀的猛将一步出列,抱拳行了个半礼。
“派些兵马,在此街日夜巡视,护她们安宁。”林如海指了指四周的妇孺。
从视野里看去,居住此地的妇孺实在有些多。林如海也是担心她们日后会受到骚扰,才在差役的基础上,又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