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凤语】失落的图腾 > 第55章 正统茶道

第55章 正统茶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古琴幽幽之声在林间响起。

初时徐徐如佳人漫步,如溪水潺潺。

须臾,琴声骤然加速,如千军万马嘶鸣奔腾,浩浩荡荡赶赴沙场。

奏琴者一袭白衣。

手指灵巧地拨动琴弦,有序的音符从她的指尖倾泻而出。

随着节奏的变化,在空旷之地上舞动的身影更是变换出各式各样的姿态。

舞动者是位身穿白色练功服的男子。

他手持一把嘴长一米多的铜壶。

铜壶在他手中翻转腾挪,如同灵巧的玩具。

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气势磅礴。

他高高提起铜壶,右手娴熟地旋转壶身。

身体前倾的同时,两手后翘呈飞翔的姿势,右手高举的铜壶自然地紧贴右臂,壶嘴向下。

此时长长的壶嘴里喷射出细细的茶水,准确地注入桌子上的杯盏中。

注了半杯茶后,男子继续下一个动作,如行云流水,飘逸而潇洒。

山涧河水流淌,阳光将两岸的绿树染成了金色。

岸边的草地上稳稳地摆着一张八仙桌,八仙桌中间摆放着五个青花瓷茶杯。

八仙桌旁,坐着观赏茶技表演的五人。

其中一位少年侃侃而谈,正向远道而来的四位客人讲解家乡的茶艺。

“刚刚那一招是第四式''飞龙在天'',现在表演的是第七式''亢龙有悔''。”

唐琨兴致盎然地向风云轩他们介绍起蒙顶山著名的刚健派茶技“龙行十八式”。

相传“龙行十八式”是北宋高僧禅惠大师所创。

当年禅惠大师来到仙气缭绕的蒙顶山结庐清修,无意间看到了山顶武僧手持长剑练武。

当时天空雪花飞舞,剑影上下翻飞,人随剑动,煞是好看。

禅师慧根一动,有了大胆想法。

他日思夜想,将剑法与掺茶的动作巧妙结合,自创了独有的蒙顶山长嘴壶茶技“龙行十八式”。

它的横空出世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茶艺和茶技。

就像茶技舞蹈中霹雳舞,那种刚健向上的阳刚之美,令人心神摇荡。

“我怎么觉得这招式听起来更像是降龙十八掌呢?”风云轩插嘴道。

“对极!”没想到唐琨并没有觉得室友的话突兀,反而很赞同。

“我小时候一直觉得''龙行十八式''是类似降龙十八掌那样的高深功夫,总以为学了以后能打遍学校无敌手,于是一个劲地缠着爷爷教我。”

“爷爷认为我小小年纪胸有大志,便高兴地教了我几招。可惜我学了几招后洋洋得意,拎着个玩具壶跑到学校找同学切磋。”

“结果我的''功夫''没发挥出半点威力,被班里的大胖子揍得鼻青脸肿。从那以后,无论爷爷怎么教,我都不愿意学了。哎,往事不堪回首!”

“哈哈,原来你的童年如此有趣。”风云轩爽朗地笑道。

“那都是小时候不懂事,将艺术和武术混为一谈了。”唐琨喝了几口茶,憨笑道,

“后来慢慢长大我才知道原来这套茶技融合传统茶道、武术、舞蹈、禅学、易理于一炉,充满玄机妙理。它共有十八种招式,每一式均模仿龙的动作,式式龙行云动,招招景驰浪奔,故此命名为''龙行十八式''。”

“噢,很深奥啊。”风云轩叹了一声,又问,“你刚刚提到的茶道是岛国的吧?”

“当然不是。雅州蒙山派茶道分茶艺''天风十二品''和''龙行十八式''两大类,分属典雅派和刚健派,堪称蒙山派''双壁'',和岛国的仪式化茶道自然不同。再说,岛国的茶道本就来源于华夏,只不过被他们发扬光大罢了。”唐琨一本正经地纠正。

的确,茶道起源于华夏。

早在唐代时,国人就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代的陆羽更是创作了世界上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专著《茶经》。

陆羽被尊为茶圣,他泡出的茶像是一幅泼墨的山水画,意境深远。

南宋年间,岛国禅师来我国取经,交流茶文化,并首次将华夏的茶道带回岛国。

所以追本溯源,岛国的茶道确确实实起源于华夏。

唐琨作为茶道世家,当然了解各国茶道的来龙去脉。

因此他纠正的时候也是满脸严肃,以至于风云轩他们听得很专注。

“真不错。''龙行十八式''我在电视上看到过,华夏文化果然博大精深!”罗小意发自内心地赞叹道。

恰好这时琴声戛然而止,男子的茶技表演结束。

罗小意带头鼓起了掌,众人见状也纷纷鼓掌,掌声热烈。

青年男子和抚琴的女子向他们鞠了一躬,然后礼貌地站在一旁。

一位满头银丝精神矍铄的老者正向这边走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