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贾家祖坟冒青烟了!
书房外由贾十一亲自带人守着,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
黛玉很快就将所有的事串了起来,心思细腻的她比贾琮挖的更深,一语道破了太上皇今日说这些话的用意。
随着贾琮乡试告捷,已经有了足够的身份与实力去仕林文坛搅风搅雨了。
太上皇点出了其中的隐秘,贾琮现在就得作出选择。因为道学之争关乎王朝的兴衰,二圣不敢有丝毫的大意松懈。
昭武年间,太上皇亲自挑选了林如海与徐晋精心培养,如今的皇帝也会挑选合适的人选,贾琮就是其中一个。
当然,贾琮若是不能成长为合格的接班人,二圣也不会厌弃了他。
毕竟是“亲儿孙”,未来必是刘弘的左膀右臂。
但想成魏老爷子那样,手持打王金锏主政天下的宰辅,是不可能了。
黛玉的双眼亮晶晶的,她与贾琮不同,心中甚是欢喜。
倒不是她想着一人之下的地位,而是看到了实现琮哥儿与自己心中抱负的机会。
“琮哥儿,你可还记得刘姥姥家那个庄子中骨瘦如柴、面黄肌瘦的孩子?”
黛玉一想起那些面黄肌瘦、腹部胀鼓却饥肠辘辘的孩子,就觉得心中刺痛。
她攥紧了贾琮的手,言辞切切:“你曾说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知你是为了什么犹豫,无论将来要面对什么魑魅魍魉,我都会陪在你身边。你只需记住一句,汝道不孤,因为有我!”
……
贾琮心中有了决定,不过他依旧没有轻易去改变自己原有的生活规律。
道学之争实际上不只是学说上的争端,大部分是利益上的斗争。最明显的就是清丈田亩以及税制改革,哪怕皇帝金口玉言,都没能压下朝野物议。
徐晋光是推动京畿田亩清丈就数次遭遇权贵阻拦,甚至在南下巡视南直隶的清丈工作时,数次遭遇刺杀。
京畿的权贵估计只是被人忽悠瘸了,但在南直隶的清查,已经真正触及了西林党人的根本利益了。
西林党人在江南的势力真是大的惊人,竟然擅动农人、佃户聚众冲击钦差行辕,差点闹出民变。
只一次就聚集了上万百姓,导致徐晋不得不暂停在金陵的清丈事,将钦差行辕驻扎于吴王府别院暂避锋芒。
贾琮从老师的来信中看出了清丈田亩在江南的推进难度,此事他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说白了这已经不是普通的朝堂斗争了,想要扳倒背后的黑手西林党人,就要先打败他们所秉持的“君子”理学,剥掉他们的“君子”身份,才能让那些被其蛊惑的百姓知道他们的真面目。
黛玉接过了贾琮递来的书信,仔细看完后感慨万千。
“实际上在太宗年间,江南诸州府的田产大部分已经被权贵士绅占据。那些失去土地的百姓要么成了权贵家的佃户仆人,要么进了工坊做工求活。他们依靠权贵谋生,自然不敢反抗权贵们的命令。”
林家祖籍姑苏,黛玉这两年帮忙管理家中产业,对江南的情况了解颇多。
她皱起了秀眉,给贾琮讲述着自己的猜测:“青藤先生此行要面对的可不只是那些权贵士绅,还有数十万数百万的百姓。这些百姓可不会管什么钦差大臣,他们受西林党人蛊惑,认为朝廷派人是来毁掉他们赖以生存的机会的,所以一个不慎就会让江南陷入民变的危机。”
黛玉分析的很对,贾琮这才明白手持打王金锏的老师为何会向江南示弱,避入吴王府。
“是这个道理,所以老师才会停下了清丈田亩的事,暂住吴王府别院等待机会。”
黛玉点了点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数十万百姓暴动太可怕了。指不定那些人就等着青藤先生逼得百姓民变,这样他们就有机会弹劾青藤先生,反对清丈田亩改革税制的事了。”
贾琮苦笑道:“明白是明白,只不过如今进退不得,这也太憋屈了!”
“除非……”
原本小脸苦巴巴的黛玉突然眼中一亮,冲着贾琮嫣然一笑说道:“百姓所求不过温饱而已,朝中如今又不缺钱,你说让青藤先生收纳无地之百姓,由朝廷做主迁徙百姓去交趾如何?”
嗯?
贾琮不大赞同黛玉的这个办法,因为江南本就富庶,交趾在百姓的心中那可是饮毛茹血的蛮夷之地,鬼才愿意去。
“不妥不妥,上次我为了给交趾抢人,差点被文老貔貅给算计了,可见愿意出海求生的百姓是真的少……”
却见黛玉微微一笑:“琮哥儿,你想错了一件事。不是百姓不愿意去,而是有人不愿意让百姓去。若朝廷将那些无地的百姓迁走了,谁给他们种地做工?你想想前几年闹倭的事,再想想私自下海走私的事,真的没人愿意出海求生吗?”
……
“这是玉儿那丫头想到的?”
皇帝听完了贾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