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通过科举制度,严查会稽郡
官员先是对赢政刚才的说法表示赞同,然后又提到君主应该如何做到更加贤明,从而让臣子更加清廉。
从头到尾没有提到过荐官制度以及荐官制度的缺陷,这明明就是政治问题,可是他却大谈特谈个人操养。
要是像他所说的每个人都有素质的话,那还需要制度来规范人的行为干什么呢?
嬴政并没有多说什么,等到那人完全说完了才让他回去。
有了这个先例,在场的其他人也产生了想法。
王绾和冯去疾先前安排的那些人轮流站出来说话,套路也是和先前一样。
先是对嬴政所说的表示赞同,然后对荐官制度里的缺点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案。
这些是冯去疾和王绾昨天准备好的,用来表明自己态度的一个办法。
他们自然是会听嬴政的话,但是心中却并不认可科举制度,这也代表了大部分贵族的态度。
“诸公所言甚多,可却只字未提真正的重点,依我来看,荐官制度早应该消亡。”
“陛下统一六国,诸多事早已与先前不同,不如就此将荐官制度彻底推翻。”
在这种情况下,张策懒得跟他们说那么多,扯嘴皮子的事情是最不屑的。
张策往前走了一步,随后躬身行礼。
“陛下,臣也有事要奏,众人皆知荐官制度背后的危害,更何况此制度早不适用于如今的大秦,莫不如就此废除。”
“臣这里有一新制度,陛下可愿听臣一言?”
底下的大臣心头一震,他们都知道,接下来便是今天最重要的事情。
“说。”
嬴政点了点头。
张策这才开口说道。
“此制度臣愿将其称之为科举制度,臣觉得,若要选拔贤才得需采用考试而非是举荐。”
张策将准备好的台词念了出来,他今天在这里提出这些,本来就是要作为科举的发起者而出现。
这一番言论讲述了科举制度的意义,以及该如何进行施展,还与原先的荐官制度做了一个对比。
张策刚一说完,嬴政便点了点头。
“好。”
不过不少官员立刻站出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大谈特谈荐官制度已经百年有余,同时提到科举制度里的一些弊端。
有一些官员的言辞激烈,有一些又说的比较委婉,总而言之表达的意思都差不多,就是不断的贬低科举制度。
荐官制度都用了这么久,那就继续用下去呗。
“诸公心中明知荐官制度的危害,为何却还要如此凑合?”
张策笑着反问了一句。
“诸公若是愿意凑合,那请说说该如何解决这荐官制度后面的危害?”
说着,张策将萧何提供的一个册子拿了出来。
“此乃我从萧何处所得,其中记载了会稽郡郡守殷通,私自增加徭役,长期剥削百姓,将秦朝的法律视为无物,甚至与楚国余孽勾结,还请陛下一阅。”
嬴政拿到册子,略微的看了一遍,然后就丢给了旁边的王绾。
虽然这个册子张策和嬴政都看了好几遍,但是其他人都没看过。
在他们的眼里,中饱私囊的事情谁没干过,压根没放在眼里。
册子里记录了殷通改变当地的赋税和摇役,同时还将秦国兵制式的武器和铠甲卖了出去。
会稽郡上上下下所有的官员串通一气,会稽郡显然成为了他一个人的天堂。
至于事情为什么一直到现在才爆发出来,那也是因为利益牵连太广了。
张策是知道会稽郡里发生的事情的,也知道项家一直都心怀不轨,但是如今张策没有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去除掉他们。
张策看了看王绾,王绾毕竟在朝堂里呆了这么多年,心里虽然很震惊,表面上却没有表现出来,看完之后就递给了旁边的李斯。
李斯看了之后又给了冯去疾。
然后继续传阅下去。
“会稽郡的事牵连甚广,此次由张策去将会稽郡的事情调查清楚,顿若一道去辅助,众爱卿对此事可有异议?”
实际上这件事情都不用调查,就册子上记录的这些都足够殷通死个八百回。
朝堂上的大家也都明白,张策就是想把这件事情跟荐官制度扯上关系。
虽然这可能有一些强词夺理,但这也是事实。
“由荐官制度而诞生的贪官污吏数不胜数,若不能将其严查到底,将是我大秦之毒瘤。”
“如今,只知会稽郡如此,又怎知天下有多少个会稽郡呢?”
“陛下,由此可见,荐官制度实不可行,臣恳请采用科举制度,废除荐官制度。”
张策说完之后,便躬身行礼。
嬴政点了点头。
“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