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暗流涌动边关事(二)
李俨进入御帐,行礼后说道:陛下还请节哀!大行皇帝在天之灵必会护佑陛下的。耶律延喜说道:谢过李相提醒,李相夤夜求见,恐怕不是和朕专门说这个的吧?
李俨点头说道:陛下可是明日就要启程去上京了?耶律延喜点点头说道:按国朝旧制,大行皇帝都需在上京安葬,李相可是有事?
李俨说道:陛下,而今宋夏和议未定,陛下北去,就怕西夏、南朝又有所反复,对我大辽不利啊。耶律延喜说道:双方不是在李相见证下签署草约了吗?双方不是只待换约即可,为何还有反复?
李俨说道:先帝大行,若是南朝认为我大辽暂时无力西顾,再次动兵攻打西夏呢?还有就是西夏,他们知道先帝极为厌恶西夏,如今先帝大行,他们必会再次遣使我国,请求大辽相助,西夏对此次和约是极为不满的。
耶律延喜问道:那依李相之见,你觉得南朝反悔的可能性大还是西夏反悔的可能性大?李俨说道:只要西夏不更改和议条件,南朝轻易不会改变的,但是如果西夏想要变更和议条款,那南朝皇帝必起大兵伐夏,因为这是南朝皇帝继位以来取得的最大政绩,关乎他的地位和名声,西夏要是想变更条件,恐怕必遭他报复。
耶律延喜想了想说道:李相,也就是按照现有草约,南朝是肯定会接受的?只是怕西夏反复。李俨点头说道:陛下聪颖,确实如此。
耶律延喜说道:如此就好办了,李相以我名义拟旨,严明朕承大行皇帝之志,欲宋夏和议,永息烽火,既然和议已成,令西夏从速换约,以告慰大行皇帝在天之灵。同时告知南朝,朕承大行皇帝之志,不改其道,欲两国和好,惟愿大宋官家,依约和议,告慰大行皇帝之灵,以全宋辽兄弟之情,责成告哀使送于南朝。
李俨行礼说道:官家此言甚好,臣立刻去办!
于此同时,兴庆府,各军司告急文书堆满了李乾顺的桌案,李乾顺急忙召仁多保忠前来,李乾顺问道:仁多将军,眼下如何是好?宋军四处袭扰,全然不守和议啊!
仁多保忠在心里冷笑,你以为你打的什么算盘大宋的宰相们不知道,就算他们不知道,章楶、种师中都是和西夏打了多年交道的人,怎么会不知道你李乾顺想干什么,宋军此举就是明白告诉你,就算辽国干预,宋军依然可以暴打西夏。仁多保忠说道:陛下不必着急,想来是宋军接到了汴梁的指示,在我国边境滋事,只要陛下接受和议,宋军自然会停止的。
李乾顺有些愤怒说道:宋夏既然已经议和,宋军这般不守信义,还想逼迫朕签署和议,简直是欺人太甚!仁多保忠无奈的苦笑道:陛下,如今宋夏还未达成和议,宋军就算是用兵,也算不得背盟,陛下,契丹不会为了我们与宋廷开战的,而今正值国丧,契丹更是无力分心,请陛下为国委屈,签署和议条款吧!
李乾顺还是有些不甘心的说道:仁多将军,朕就非要签署这丧权辱国的和议吗?仁多保忠反问道:陛下若倾举国之兵,能战胜章楶吗?李乾顺沉默不语,半晌才说道:还是再等等看吧!朕昨日已经遣使契丹了,请契丹再次斡旋,诸军司谨守城池,不与宋军交战即可。仁多保忠长叹一声,只得告退。
定边军,连日来士卒们和帐下将领多次在种师中帐前请战,种师中都是不理,宋军士卒心中憋着一团火,整个大营里气氛有些诡异,种师中此刻正和刘延庆坐在一起,种师中展开地图,对刘延庆说道:刘帅,从定边军到洪州,不过百五十里,大军不过两日即到,我军和刘帅和兵,三万步骑总归是有的,只要我军兵围洪州,西贼必然恐慌。刘延庆说道:种帅,官家手诏只是令我等袭扰西贼,可没令我等出大军兵围洪州,宋夏议和,已成定局,要是我军兵围洪州,要是政事堂的相公们追究起来,麻烦可是不小。
种师中笑道:宋夏和议,已经签署草约,可是西贼迟迟不换约,分明是不想和议,既然西贼毫无诚意,那我们就替官家好好教育一下西贼。刘延庆心中腹诽,你们种家人都是这么胆大,你叔父种谔也是这般,现在你种师中也是如此。种师中继续劝道:某回程时已经扫清了西贼部落,如今西贼只敢龟缩在城池里,而且洪州又不是没被占领过,只是当年我军无力固守罢了。
刘延庆想想也是,绍圣三年,刘延庆就率军攻克过洪州,只是由于宋军后援不济,主动放弃了,而今他刘延庆和种师中合兵三万,小小洪州根本不堪一击。刘延庆说道:种帅,你也知道,某对洪州可谓了如指掌,我帐下的儿郎们至今还没捞到什么战功,还望种帅给环庆路的儿郎们一个机会,当然绝不会亏待种帅麾下的儿郎的。
种师中点点头说道:那是自然,刘帅熟悉洪州,我军又多是马军,破城之功自然在环庆路的兄弟们。刘延庆说道:如此某就谢过种帅高义,破城后,一半归种帅麾下儿郎。双方达成默契后,各自回营擂鼓聚将。
这段时间环庆路的士卒们都快羡慕死种师中麾下了,他们带回来大量青盐,不光每人能分润不少,还有缴获都归自己,官家还有赏赐,现在陕西诸路的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