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文鸳单骑破虎牢,司马师镇守宋城
这曹彰七路大军伐司马氏。
看起来是声势浩大,其实只需要曹彰这一路赢了就行,毕竟吧,虎牢兵败就可以退走了,真进兵许昌不成?那可太猖狂了。
故而曹彰与大营苦思克敌之策:“兵卒少于虎牢,我该如何取胜?”曹彰心中没底,毕竟虎牢不蠢,也是曹纯手下老将了。
“虎牢还有虎豹骑在,真让人头大。”曹彰等人被定义为反贼,所以虎豹骑在迷茫之中为虎牢而战。
分成三个部分。
一个部分在邺城,名义上这仨领袖已臣服司马懿,原因可能也简单,妻儿老小都在洛阳,且已经接受朝廷换帝这一个事实,甚至还接受了司马懿密信,愿意领兵讨伐曹宇。
第二部分则是虎牢以及虎豹骑大部分的精锐之师,都在自己手中死死掌握着,至于虎明、虎山二人,没有兵马算个什么东西。
第三部分便是不知踪迹的虎寻,说是不知踪迹,明眼人都能猜到这哥们肯定是躲在宛城了,但是宛城太守张渊左右逢源,让司马懿恼火。
虎山虎明被曹彰拿去练兵了,持久之战绝对不能逞能,况且这俩人对于曹彰来说很值得信任。
首先是叔父的亲信,再接着,人家能够在自己必死之局来助一臂之力,还有啥不能信的?
镇守后方,自由调动兵马加训练兵马,这样的权利不错了,加封的官职也就只在文鸳之下了。
“将军……”随军参谋乃汝南大族杨俊字龙心。
“杨参谋啊!有何贵干?”曹彰头大,也不寄托这位年轻的贵族能提出什么建设性的观点。
“将军不如……奇袭许昌,让其回援。”杨俊用兵试险。
曹彰觉得不行:“虎牢非庸才……”
杨俊却说:“非也!将军,依我看,与我军对峙之人非虎牢,而是司马懿之子,司马师。”
这观点谁能信?曹彰戎马一生肯定不会考虑这个事情:“怎么可能!司马师何必临阵换将?况且,南部军情紧急,他岂能不亲力亲为?”
“可是……若不是司马师,虎牢的进步可就太大了。”杨俊言:“虎牢若能一眼看出宋城是双方战略要地,那……将军……我们可就没什么胜算了。”
“嘶……”这就是让曹彰头疼的事情。
即虎牢凭什么能一眼看出自己研究了好几天的战略要地,那易攻难守的宋城。
“轻敌可不好。”曹彰言道:“轻敌会让我军大败……”曹彰不相信司马师真来了。
杨俊指着地图:“司马师用兵极稳,故而一连几日,我军进退不能,进,恐中埋伏,退,恐士气不利。”
“敢问除了司马家用兵敢如此,还有谁?虎牢这是万万不敢镇守宋城。”
“他没那个胆子,也没那个本事。”杨俊认为:“若强攻宋城,我军不利,不如绕宋城,以奇袭兵马偷袭许昌,若是司马师回兵,则全军出击。”
“若司马师不回兵,这深入敌后的兵马那可是肉中刺了。”杨俊的回答就是:成了无敌,没成纯送。
那曹彰根本不会考虑:“不行不行。”
“太冒险了。”曹彰不敢赌,一者乃是生死存亡,二者是自己老了,没当年那股子气了。
“将军……如此……”
曹彰直接打断:“那不如正面打!”
二人矛盾重重,一时间战线统一不成。
也正因如此,才让司马师能够如此轻松守住宋城,只因曹彰不敢用兵,司马师故作兵马极多的样子,实际上宋城可能只有不到万人。
但曹彰不敢用兵,也不敢弄险,只能静观其观。
相较于越来越稳重的曹彰,文鸳就显得不是那么稳重了。
文鸳大营中。
文鸳为三军主将,又是地位仅次于曹彰的大将,带的兵卒也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闻言兵马阻挡一事,文鸳有另外想法。
“曹彰将军被用计拦住,虎牢如此用兵甚是少见。”文鸳没有多想:“闻言司马师已派兵而来,想必必是亲征。”
“不如……学学那霍去病?”文鸳点兵点将:“来兵卒八百人!随我同去。”
“将军!如此冒险?”部卒问。
文鸳边答边穿好盔甲:“用兵不险,何以退敌?”
“况若能生擒司马师,则天下可定,陛下可安,如此划算买卖,不做?”文鸳笑了笑:“召八百不怕死的!随我冲杀司马师营寨。”
文鸳猜对了,又没有猜对。
猜对的是司马师本来确实准备如此的,但是因一些用计原因,他亲自对付曹彰,让虎牢去对付文鸳。
也就是说。
目前司马师对阵曹彰。
虎牢、郭淮、孙礼三人对付文鸳。
郭淮孙礼的地位可是比虎牢高多了,手中兵马五万,司马师只给了虎牢一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