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元辅 > 第2072章 正国本(卅六)私谈

第2072章 正国本(卅六)私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行按照低于四万人的编制来规划甲种军,李家也只敢腹诽,断然不会跳出来公然反对。但是,出现这样的情况依旧不是好事。

改革这种事,最怕的就是一开始就碰钉子或者埋下一个隐患,前者过于打击士气,后者容易养成脓包。所以这种事最好是先挑容易的来,良好的开局是成功的一半,至于后续的改革,完全可以一步步加深加强。

四万三千人,这个规模下李家军不会受到损失,反而因为朝廷将一视同仁而使得他们的技术兵器比例还可以大力补充。

这一条需要稍稍说明一下,大明各家将门的家丁军编制不定,而朝廷拨给他们的军饷多少也要看他们自己的“活动能力”。你家活动能力强,那么朝廷拨付的军饷就多,你自己需要补贴进去的银子就少。反之,那就是朝廷没给几个钱,大头全靠你自己贴,这就很让人头大了。

李家军能拿到的银子总量不算少,但他家兵力规模最大,因此还是需要大力往军队中贴钱进去。当然,李家在辽东的产业十分丰厚,这一点很早前就交代过。

只是不管怎么说,由于后来高务实针对自己麾下几家嫡系将门大力扶持,对李家军形成了很大竞争压力,于是李家不得不“追加投资”,也开始在更多的技术兵器上砸钱,尤其是火炮。

不得不说,这年头的火炮着实价格不菲,尤其是京华所造的火炮,那是众所周知的高价——当然能卖高价的原因是其的确质量优异。

不过怎么说呢,卖火炮其实是一项利润极其丰厚的买卖。按照大明陆军中装备量最大的三号炮来说,京华的制造成本一开始在两百二十两左右,后来由于技术进步和生产规模的扩大,逐渐下降到一百八十两左右。

然而,三号炮的售价是零售八百两,大规模军购六百五十两。也就是说,即便是朝廷的大规模军购,京华的利润率也高达360%以上。

但这可不是京华故意把朝廷当猪宰,而是在火炮这个行业,目前有一些原因导致只有京华能够做到这样的利润率。军工私营之后并不只是京华可以生产火炮,无论北方还是南方,都有不少家族曾经试图进入这个行业,但直到目前为止,几乎都没有取得什么长足的进步。

为什么呢?

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只有京华掌握了钢制火炮的材料生产与制造技术;其二,只有京华能把火炮生产的废品率控制在三成以内。

后世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十七、十八世纪的火炮生产废品率是相当惊人的,尤其是在原历史上的中国明清时期,废品率往往高达八成左右。彼时,如果有人造炮能够做到三成可以使用,那就是毫无疑问的高手。

与此同时,如果没有京华的乱入,这个时代造炮就还只能使用铜制,作为一个本就缺铜却又使用铜钱的大国,中国用铜造炮的成本显而易见是极高的。

根据很多记载来看,原历史上明末时造红衣大炮,制造一门就需要用铜五千斤,而造十门炮又只有二、三门堪堪能用,因此最终造价竟然能高达两千两白银每门——注意,这里是大明官方的造价,里头可是没有利润的。

所以,为啥京华的炮明明看起来很贵,但是朝廷也好,海商也罢,大家还是心甘情愿挨京华的痛宰?无他,技术垄断了。

除了京华之外,别家造出来的要么质量不行,要么价格反而更贵。在这种情况下,李家军为了不被其他将门比下去,也只好源源不断地给京华创造利润,而这就逼得李家只能一年比一年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李家自己当然也会算账,所以就发生了朝鲜之战时受到一次稍微严重的损失便让李如松打退堂鼓的怪事。除了主家与支系力量可能失衡这个麻烦之外,还有一点就是李如松不敢继续损失下去了,因为损失多了是真的担心没钱补充啊。

但是现在高务实要搞甲种军了,而且不会削减李家军的编制员额,虽说按照高务实这种标准化编制的思路,今后李家军也就只能和麻家军他们一样,但至少还是能稳居主力之一。

而且最关键的就是甲种军的开支完全由朝廷,则无论今后火枪、火炮、战马之类军需的价格如何波动,李家终于不必自己掏钱往里砸了,这可是给各大将门一个极大的经济松绑。

当然了,你李家要单独给军队发福利津贴这种事,暂时高务实还不会管,会给一段时间的政策模糊期。

不过将来嘛……清除私军性质影响是一项长期工作,虽然急不得,但是终归是要做的。

“将来的甲种军都将做到编制一体化和规范化,骑兵也好,炮兵也罢,乃至于工兵、辎重兵,各甲种军的编制都会一致。”高务实毫不犹豫地道:“你可能担心过多的炮兵、骑兵对于常驻地在四川的刘家军而言会成为累赘,这一点却是多虑了。”

“为什么呢?”刘馨有点不明白,怎么就多虑了呢,西南地区作战的话的确不需要那么多骑兵啊。至于炮兵,虽然不好说不需要,但太多的话,这战场机动性肯定要受到影响,这不是明摆的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