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0章 朝归倭附(十九)意外失利
虽然有不少早已在釜山的日军将领领兵,但所率兵力大多是从日本国内新派而来,乃是丰臣秀吉疯狂之下最后的一搏。
而李山海及李德馨的反应却和麻贵大相径庭,二人急请立刻发起总攻,认为只有攻下岛山才能抵御住倭寇援军。
麻贵对此议极力反对:“绝不可如此,即便我们发起总攻,由于适合的炮位极少,我军攻城攻势无法发挥,岛山绝非立时可下,而如若我们未能在敌援军到来之前攻下岛山,那便会腹背受敌、四面楚歌,这般鲁莽行事只会前功尽弃!
如今倭寇已受到前所未有之重创,只不过此番援军数目之大的确超乎预计,为避免被敌夹击,还是要待重整旗鼓之后再攻岛山,而且也要小心一些观察倭寇援军此数是否真的属实。
我看就算放这支倭寇援军与岛山倭军会合也不足为虑。一则岛山不大,六七万倭军龟缩城中焉能长久?待他们军粮耗尽,则我取岛山轻而易举。
若倭寇援军数目有虚,并无五万之数,则我军稍退之后又可紧逼,围点打援虽未能实现,但战况最坏也没坏到开战之前,至少蔚山还在我手中。
如此,我军对岛山依旧构成重大威胁,倭军数万人被牵制在此,也能减少梁山方面的压力,阁部一定能体谅我军处境。立刻传令全军,要各部做好准备,一旦探明敌军情形就向蔚山撤退!”
李山海与李德馨再三请求继续攻击,麻贵坚持不许,严令立即撤军。二人虽然一个是朝鲜领议政,一个是兵曹判书(相当于兵部尚书),但毕竟大不过上国提督,只能无奈遵令。
加藤清正及浅野长政得知援军赶至,不由大为振奋,日军士气高涨,火力还击相较往日更为猛烈。
麻贵这时已经抱病回到前线督战,此时也察觉到日军异常,知道日军方面已知援军将至,所以才有这般表现。
他脑子昏沉,思维远不及寻常敏锐,还没想好应该如何应对,忽见明军后队十分慌乱,纷纷北撤,不由眉头大皱。
此时解生来报:“传报倭寇大军来援,朝鲜领议政及兵曹判书已严令所部撤军,我军见朝鲜军抢先撤走,士气大跌,乱不可制。”
此时茅国器也匆匆来了,二话不说径直请令道:“大军已乱,提督又在病中,不宜久战,还请速撤,我等自当殿后。”
麻贵闻言大怒:“撤退之命是我所下,可如今尚未探明敌军虚实,岂能仓促就撤?李山海与李德馨二人平日里一副深明军务之像,怎的连大军该如何撤退都不晓得?眼下军械辎重尚在前线,你等传我将令,要求各部整肃军纪、有序撤离,我自断后拖延!”
众所周知,大军进攻远比撤退容易。古今中外无数战史表明,一旦撤退布置得不好,演变成溃败的几率非常大。
麻贵的命令本是“各部准备撤退”,这里除了他交代的探明倭寇援军虚实之外,还有个隐含意思,就是各部该打点行装的打点行装,该安排殿后的安排殿后,最后才是有序撤退。
谁知李山海和李德馨二人也不知道是不懂还是故意为之,居然二话不说带着朝鲜军就先撤了。这一来再加上倭寇大股援军来袭的消息,自然把明军也带崩,各部谁也不想被倭寇一支新来的生力军逮着打,于是纷纷都想先走一步。
李山海、李德馨二人或许不懂,麻贵打了半辈子仗却焉能不知其中危险?于是便有了上述怒斥。
吴惟忠劝道:“现在说这些恐怕已经晚了,朝鲜军已先撤离,所空缺的阵地一时半会儿根本没有兵力堵上,提督身为主帅不可立于危军之中,倘若万一有失,只怕军心难复,各部必将慌不择路、溃不成军,惨遭倭寇屠戮。
末将以为提督当立刻整军撤离,末将与茅参戎所部以步军为主,可以率部断后,抵挡倭寇侵攻,只要大军安然撤走,我二人便随后赶来会合。”
麻贵此时急出一身汗来,居然连脑子都清醒多了,知道按他这建议做虽然看似有畏战之嫌,但却是当前最正确的选择,因此放下面子问题,连连叮嘱二人务必保全性命,千万不要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死战到底,做那毫无意义的牺牲之举。
二将见麻提督虽然抱病,但思维仍然清晰,立刻抱拳领命,于是麻贵便令吴惟忠及茅国器领兵五千殿后阻击,自己亲自督军撤离,同时护送辎重。
小早川秀秋大军很快赶至战场,随即便向明军阵地杀来,加藤清正在城中见得分明,也毫不犹豫领军出击,吴惟忠及茅国器幸好都是戚家军出身的名将,所部历来善攻又善守,因此苦战之后仍能有序后退,但也好不容易才得以杀出重围。
然而此战毕竟事发仓促,明军各部难免有争相夺路之举,通往蔚山之路虽然不远,但损失仍然超过预计。
最终此战日军战死、负伤、饥渴而死者共计近万;朝鲜战死千余,负伤三千;明军亡三千有余,伤者也是三千左右。
但最让麻贵怒火中烧的则是,明军在先期强攻阶段的阵亡也不过千,之所以最后阵亡超过三千,其中两千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