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7章 大战之前(上)
高务实赌的就是一件事:努尔哈赤现在还没掌握“焯晒法”。大明之前在将建州一分为二之后就断了建州左卫的马市贸易,努尔哈赤手里的人参卖不掉,又没有“焯晒法”保存人参,过期只能烂掉,自然损失惨重。
他虽然靠着远征长白山三部的成功——呃,成功了一半(被叶赫等部破坏了,未尽全功),补充了一点实力,但长此以往显然还是承受不住,因此只能接受大明的要求。
最终双方约定,一旦大明在辽东及辽东周边地区有军事行动,建州左卫需按照大明出兵的总数的一成派兵随征,不过随征人数最高不超过五千。
这个很好理解,意思就是说大明如果出兵一万,努尔哈赤就必须派兵一千;大明出兵五万,努尔哈赤就必须派兵五千;不过再高就没用了,哪怕大明出兵五十万,努尔哈赤还是出兵五千——因为努尔哈赤说了,他建州左卫一共也就这么多兵,总不能连老弱妇孺都拉过去凑数。
不过努尔哈赤虽然答应下来,却也还有条件,这个主要条件在于经济层面。他表示建州左卫如今所辖之地极其偏僻,实在是穷得叮当响,所以万一朝廷真的需要他出兵,他自己只能支撑一千人马的人吃马嚼,多余的随征兵马就需要朝廷提供军粮了。
别看这事听起来好像挺合理,但其实并不太符合大明朝廷征调的习惯。众所周知,连西南土司们出兵随征都是自备干粮的,朝廷基本上是不负责后勤问题的。
比方说当年江西剿贼调动了至少数万广西狼兵,但朝廷提供给他们的粮草也是要算钱的,道理就是土司随征需要自行准备兵甲军粮,朝廷只是看在他们实在携带不便,才准他们以钱换粮——实际上土司们也没钱,大多数是靠打仗赚赏银,再拿赏银买军粮这种方法应付。
总之一句话,西南土司相比女真人来说肯定更加“自己人”,他们都没捞到“吃皇粮”的待遇,你区区一个建州左卫居然想例外?
不过掌握天下财权的高司徒大手一挥,当场就答应了下来,表示如果真有那一天,朝廷“必不饿死尔部一人”,努尔哈赤获悉是高务实亲口答应,这才表示接受。
实际上高务实在这里玩了个话术,他只说“必不饿死尔部一人”,可没说清楚会给什么吃,也没说会让他们吃几成饱。甚至高务实还有个非常“恶毒”的计划,一旦建州左卫将来随征的兵马高达四五千,出征的地方又离建州左卫老营较远……那如果操作得法,没准仅靠军粮就能把人牢牢抓在手里了。
当然,这些都只是先留个后门,到时候是不是真能利用得上还不好说,但有这后门总比没有好,不是么?
这里要解释一下,有明一代的四川总兵很多时候驻地都不在成都府,也不在重庆府,而是在南边的叙州。虽然很少有资料详细说明原因,但其实并不难揣测:成都防卫的重点在于西面,但西面一直比较老实,防卫压力不大,而且大明在川西专门设置了“四川行都指挥使司”,有点类似于辽东副总兵,专司这一片区的防务,总兵一般不来插手分管;
重庆府以东有两个较大的土司,分别是石砫宣慰司和酉阳宣慰司,这两个土司不仅老实,而且非常听话,还特别能打。其中石砫宣慰司最著名——大名鼎鼎的白杆兵秦良玉部就是这家。因为这个原因,重庆方面也没什么压力,无须总兵官驻守,因此只设了一个“分巡上川东道管重庆兼制播州副使”。
这里出现了一个重要地名播州,这个播州就很关键了——播州之乱就是出在这儿。播州在重庆以南,名义上由重庆的这位副使管辖。然而播州是个实力既强又不怎么老实的地方,因此光靠重庆未必看得住,于是在播州以西就需要强大的威压存在。
这个威压就是四川总兵官,他的职责除了泛泛而论的全川,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压制东边的播州以及南边的几个土司,如镇雄府、乌蒙军民府、乌撒军民府、东川军民府等等。另外,播州方向还有个遵义军民府,虽然上层设置了流官,但底层还是一大堆小土司、土目,有时候也不是很靠得住。
总之,四川总兵驻扎在川东南方向的叙州,主要职责区也是在四川的东面、南面,甚至要越境威慑贵州。这也是为何当年九丝蛮、都掌蛮造反明明地处贵州,偏偏却是四川巡抚建议启用刘显为总兵出兵剿灭的缘故——此时的贵州以土司力量为主,因此一旦出了事就只好让四川出兵摆平。
高务实之前就已经在考虑让刘綎去四川了,而这一次毫无疑问,把刘綎赶紧调过去是因为明年要对察哈尔动兵。原历史上杨应龙发动播州之乱是趁大明援朝作战的空子,眼下援朝之战尚未发生,但即将和蒙古人决战,谁知道杨应龙会不会抽风?自然要先把刘綎安排到位,以免到时候出了事,又要手忙脚乱一番。
其实早前高务实曾经有一个冲动,很想提前把杨应龙给处理了,然而这事筹划了一番之后发现实在不太好办。对于一个“正统”而言,无罪而诛这种事是非常犯忌讳的,会大大降低这个朝廷的威信,被人归为暴君的暴政。
高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