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参政议政
皇宫里的上书房内,皇帝刘雍,首辅王善和次辅罗京,还有几个尚书都在一起商讨着试点县的问题。
大家都是各抒己见,有人建议选逐鹿县,也有人支持定远县,双方都是据理力争,互不谦让。
此时,王善和云天海都早已经接到了刘恒的消息,他们现在就是让支持两个县的大臣们争的面红耳赤,让大臣们和皇帝左右为难。
“好了,好了,你看看你们几个,哪还有一品大员的样子,这合作试点之事本是个好事,如今快成了朕的烫手山芋了,手心手背都是肉,真让人头疼。
黄瑜,你现在就去通传齐王和萧县爵进宫面圣,听听他们的意见。
这方法是他们提出来的,后续的落实还要齐王和萧县爵来主持,所以让他们说来听听,大家也好一起商量。”
吏部尚书尚北方和礼部尚书墨守规二人,急忙说道“不可,千万不可,这历朝历代还没有女子上朝议政的先例,恐违背祖制,还望陛下收回成命。”
兵部尚书秦英说道“二位尚书大人,以前没有不代表现在就应该没有,那萧县爵发明了曲辕犁,我大余朝荒年粮田没有减少,不就倚仗着曲辕犁吗。
那两季稻子,实现亩产四百五十斤,土豆,红薯,还有玉米,你们可曾听闻过如此高产的作物。用不了三年,大余将全面推广种植,再无饿死之人。
她凭一己之力,产海盐,造冰块,开设火锅店,让原本空虚的国库如今变得充盈起来,边军将士现在有棉衣穿,冬季战力丝毫不减。
我想问问两位尚书大人,这样的女子,你,还有你,还有我们所有男子,谁能比得上她。我觉得不仅要进宫面圣,还应该赐给她实职,入朝参政。”
秦英的话让众人震耳发聩,找不出任何反驳的理由,因为事实胜于雄辩,民间有句话,那就是“光头脑袋上的虱子,一目了然”。
别看兵部尚书秦英很少发表意见,这突然来一下,让尚北方和墨成规都很尴尬,不知道如何接话了。
皇帝刘雍可不是凡夫俗子,相反他很开明,只要能利国利民,女子上朝参政又有何妨,如果他有顾虑,那当初就不会支持刘恒和周东雨联系了。
“秦爱卿的话,言之有理。
传旨,萧县爵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胸怀治国安邦之良策,以后上朝参政,位列首辅次辅之下,尚书之上。”
周东雨本来就是一品县爵的封号,现在她的地位一下子不了得了,那可是高于诸位尚书大人的,大余朝三把手,尚北方和墨成规还要劝谏。
这时就听见总管黄瑜大声喊到“齐王刘恒,萧县爵萧周氏进宫面圣。”
自古有句话“谁人面前不说谁”,如今周东雨已经进宫面圣了,他们可不想当面撕破脸,这同朝为官,以后谁还求不着谁呢。
“儿臣刘恒,萧周氏给皇上请安,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都平身吧,秦草你把刚才朕的口谕和萧县爵再说一遍……”
周东雨听到以后可以入朝参政议政,且位列尚书之上,急忙跪倒在地。
“谢皇上信任,臣以后定当不负皇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萧县爵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勇气可嘉。今日让你入朝面圣,就是想听听你对这合作县府试点的看法。
如今有逐鹿县和定远县,都符合申报条件,大臣们分成两派,从早朝后争执到现在,目前还没有定出个章程来。
所以解铃还须系铃人,有劳萧县爵给朕解开这个难题。”
“陛下,那微臣就斗胆抛砖引玉,如果说的不对的地方,不周之处还请诸位大臣担待和提醒。
这合作试点之事关乎社稷安稳,如果试点成功,那么明年就可以推广到五至八个县,以后可以逐年增加。
用不了几年,我想大余朝各县府定能让百姓吃饱穿暖,再无挨饿受冻之人,所以合作试点县的意义重大。
目前逐鹿县和定远县都符合条件,那么就我们索性就将两个县,都作为这次的试点县,齐头并进。”
“萧县爵,你的这个双管齐下的想法好是好,可你和恒儿也没有分身术,两个县都抓起来,恐怕兼顾不过来,最后别弄成夹生饭来,得不偿失啊。”
首辅王善说道“陛下,臣倒是觉得萧县爵这个建议是个良策,如今举国上下都在关注这事,必须稳妥才行。
如果只确定一个县,那另一个县的百姓势必会怨声载道,众口悠悠能砺骨,含沙射影曾杀身。这样恐负圣恩,弄不好还会出现万民请愿的事情。
所以我认为应当听从萧县爵的建议,至于确定两个帮扶合作县吗,那自然需要朝中两伙人来帮扶当地百姓。
吏部尚书尚大人,不止一次和众臣提起二皇子刘营,有为国为民之热血,有替皇上分忧之孝心。
何不将这两个县的试点分别给齐王刘恒和二皇子刘营每人一个试点,相信有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