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备战春耕2
大家一听村长说,下面众人就炸开了锅,谁也没有见过玉米,土豆和红薯等农作物,听说这么高的产量,心理上就不相信,就有抵触情绪。
再说水稻谁也没有听说过可以收两季,这对于世辈种地的庄稼人来说就是天方夜谭。
其中对周东雨有成见的庄户们,就说道,“萧周氏以前根本没有下过地,她懂个屁啊,五谷不分还教别人种地,她怎么不去上天呢,没那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小心被她坑了一年没有收成,到了冬天大家去喝西北风吗”。
“就是嘛,我们相信村长,但是我们信不过萧周氏,像她那样平日里尖酸刻薄的人,不占好处都睡不着觉的人,有好事怎么会想着村里人,大家就别跟着她做白日梦了,小心上当受骗”。
大家众说纷纭,多数人是持有反对意见,蔡瑁眼看这事要泡汤。
“这里我要先说下,这种不种新物种,还有两季稻,全凭自愿,将来如果不收获,大家也别抱怨。
没有种的人,将来有了大收成,其他人也别眼热,别乱嚼舌根就行”。
“下面,想要种植新物种的留下,不想种的就回去吧,该干嘛干嘛去”。
最后也就剩下来八九户户,加上蔡瑁家,正好是十户人家,也算凑齐了。
其中蔡家亲戚六户,他们冲的不是周东雨,而是蔡瑁这个村长,威望高的老族长两家,萧战的大哥萧刚,三哥萧勇也参与了。
因为昨晚上周东雨和萧宁,亲自去了这两家,毕竟都是萧战的亲兄弟,有好事当然想着自己家了。
“大哥,三哥,别人家的如果种植我们培育的稻苗每亩五百文,你们两家每亩就收二百文,也就是成本价”。
至于萧家老二萧强和二房媳妇,还在记恨儿媳妇被剁手的事,冷嘲热讽的拒绝了,不会去趟周东雨的浑水,他们可不想把一家老小一年的吃食压在周东雨这个以前不着调的人身上,虽然现在有些转性了,但谁也不想去冒险。
确定好人家后,蔡瑁就把这10户人家的话事人一起领到了萧战家。
周东雨也开门见山,把其中的厉害关系说清楚,还签订了自愿承诺协议,防止秋后算账。
怀着忐忑的心,大家都签了字,按了手印,明天教会大家准备肥料。
下午,蔡瑁就带着人把萧家准备建房和耕地的地方量好了。
原以为地方不大,也就是重建,没想到近三亩的宅院。
这可把蔡瑁惊到了。
“亲家母,你这宅院也太大了,如果原址建不用花钱,你这样的规模,最少也要一百两才能批下文书啊”。
“行,亲家公,只要能批下来就行,明天让萧静带银子和你一起去,然后让他直接去县衙换红契。
上次给县令夫人看好病,给了我们不少诊费,暂时还够。至于建房子的钱,我们再想办法”。
下午,周东雨带着几个儿子收集做肥的材料,堆积了很多草木灰,又到河里挖了很多河泥,还准备了生石灰。
在挖河泥的时候,老五和老六,还抓了几条大鲤鱼。
晚上,周东雨亲自下厨,做了一大盆水煮鱼,因为配菜很少,好在调料齐全,勉强有些水煮鱼的味道。
吃的儿孙们大汗淋漓,3个小家伙怕辣,周东雨给他们做了炸鱼块,这个时代,很少用油炸,因为油太贵了,所以这炸鱼块,把三个孩子香美了。
一边吃,一边和小姑姑萧蔷显摆地说道,“你们的鱼没有我们的好吃。那就给姑姑一块好不好。才不给你呢,我们还要留着给大黑小黑呢”。
萧名笑着,“怎么在你们心里,姑姑还不如小黑大黑吗”。
“小黑大黑是我们的好朋友,经常陪我们,所以我们要把好吃的留给大黑小黑,不能给姑姑,她平日里总是欺负我们,还总是亲我的脸”。
饭后,周东雨带着几个儿子去了族里祠堂的厢房,收拾出来准备培育稻苗和红薯苗,房间足够大。
量好尺寸,又让萧宁去村里吴木匠家里,请他做了八个大木头框子,把稻苗和红薯苗分成上下两层,这样就可以满足十户人家栽种的需要了。
第二天蔡瑁和萧静,坐上萧志去卖卤煮的牛车,一起去了镇里办理文书。
家里周东雨带着萧宁,萧名,和十户人家的主事人,一起制作肥料。
“先把草木灰堆起来,上面盖上乱柴草,时间越久的柴草越好,拌着石灰一起搅拌,最后用河泥盖在上面。然后河泥上面再盖了一层稻草,浇水发酵,准备发酵十天左右,然后把肥料洒在地里,稻苗和红薯苗就可以栽种了”。
其他十户人家,也回家按照这个方法准备肥料。
周东雨告诉大家,肥料好了以后,要均匀洒在稻田地和红薯地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