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医官
的阶梯。
无论科举有多少的糟粕,但它最大的好处就有一个表面上最公平的晋升渠道,而非血脉姻亲。
在南疆重塑一个士绅阶级,听上去就让人期待。
内阁上下讨论了一番,终于得出了初步的安排。
驻防将军不变,负责维护治安,军队,是南疆地区的军官、文官首脑。
而文官,则以知府、治县,负责治民收税,服从驻防将军的指令,维护治安。
但是文官的任免权,却在朝廷手中,驻防将军无权干涉。
“若是卫拉特蒙古诸部干涉?”
这时候,挑起话题的吕大器冒昧地走在地图前,指着伊犁河谷道:“要是其占据此地,甚至得寸进尺想要拿下喀什,朝廷又该如何?”
“暂且让他占着。”张慎言露出自信的笑容,轻声道:“其地本来就是朝廷的地方,如今卫拉特敢占据,这是向朝廷挑衅,绝不可轻饶。”
“待到养精蓄锐之日,就是卫拉特蒙古灭亡之时。”
这番话,震惊了所有人。
如果是皇帝说的,这完全符合他一如既往的霸气。
但却是平日谨小慎微,保守的张慎言说的,就让人大跌眼镜了。
见到皇帝都露出诧异模样,他才不急不缓道:“卫拉特东边和南边是咱们,北面是俄罗斯人,肯定睡得不踏实,迟早得作乱。”
“与其到时候手忙脚乱,不如直接灭了他们。”
“是这个理。”众人点头。
政治、军事、税收上定下,宗教方面反而简单了。
白山派、黑山派,对半平衡,不让其一家独大。
财产什么的可以让让,但绝对不能让他们拥有军队。
甚至到了最后,连天山以北的安排都定了下来。
分而治之,招募蒙古人驻守天南,招畏兀儿驻守天北,明军是压舱石,到时候必然安稳。
要不说,姜还是老的辣。
翌日,大明公报就发行了特别刊:楼兰今犹在?
文章从西域都护府说起,说到了班固投笔从戎,唐朝时沦陷,及至如今九百载的风雨艰辛……
最后一句总结,当今皇帝文治武功,已到极点。
当然,最吸引普通人的在于,只要拥有秀才功名,去往西域后,直授知县,根本就不需要参加什么省试。
一瞬间,朝野上下立马掀起了关于西域的舆论浪潮。
许多郁郁不得志的读书人们,鼓起了勇气,想要成为一任知县。
只要熬过了三年,就能转入内地,成为货真价实的知县了,太值了。
汝州府,鲁山县。
早在绍武元年,朝廷就计划着实行四川填河南的重任,到了绍武二年,正式定下。
绍武三年初,一切准备齐全后,大量的四川无地,少地的百姓,被人均十亩地吸引,被迫迁徙到河南汝州。
作为当年的战争中心,汝州乱成了一锅粥,西北边又是山地,所以大量的平民溃逃,以至于在绍武元年时,民众不过十来万。
随着绍武三年的移民,近三年间,迁移到汝州的百姓超过了三万户,迁移入河南府的有五万户,开封府五万户。
近五十万人来到河南,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钟明作为读书人,虽然只是个童生,若是在寻常时候,必然不会属于迁徙之列。
但没办法,四川人太多了。
几乎一半的人口,都聚集在成都府,岷江附近。
就这里才算是天府之国。
绍武元年粗略的统计,四川全省民众,超过了八百万,即使分掉重庆省后,依旧有七百万。
如此拥挤的人口,自然有许多人没有土地,或者把土地挂靠在蜀王旗下,两百多年下来,主强仆弱,土地早就成了人家的,许多人都成了佃户。
钟明自然也不例外。
本来以为蜀王死了,土地就是自己的,谁知道朝廷回来了,土地变成了皇庄。
而朝廷则许诺,他这样的读书人若是迁移,高低能当个县衙六房书吏。
正九品官,良籍,不耽误考科举。
这下没有办法,他被迫加入到迁移行列。
不过好在迁移之事准备齐全,一路上的舟车劳顿暂且不提,迁徙地的粮食足以让他放宽心。
安顿下来后,开垦荒地,建造房屋,几年的折腾,昔日迁移之民,才算是勉强维持下。
“这一趟没白来。”
有了官身后,身份大为不同,宅院土地自然就来了,养尊处优,比昔日的童生好太多。
躺在凉椅上,他不由得浮想联翩。
“哎哟,哎哟——”
忽然,钟明直感觉牙齿疼得要命。
“怎么了?”妻子忙不迭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