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孔思齐竟大方赠百斤盐!
村里还剩两头驴,但都在被使着。
陆君实徒步来到县城,打算买些布回去。
沙县的腊月虽没那么冷,但山里的夜里还是挺冷的。
蓑衣虽也足以保暖,但毕竟不好看。
村民们都有客籍了,能去买官营粮了,总不能还是一身蓑衣的去县里。
托那该死的县太爷的福,初来乍到时,叫他们这群只有蓑衣可穿的太原人游街示众了半天。
县民基本都知道,穿蓑衣的便是外来人。
独自出去,恐怕要挨本地人欺负。
甚至遭打死都有可能的。
所以,花些钱给村民们都尽快置办上新衣裤,他就能尽快摆脱只能以高价跟大户买粮的掣肘。
虽然买布得花好多钱,但是买粮能省下来更多。
不知不觉,脚步走到了盐肆外头。
得花三十两银子买百斤盐,百斤够全村吃大约四天。
四天后,设法叫村民以劳动从他手里挣走钱,或设法叫村民自个儿挣钱。
然后缺啥便自个儿来县里买吧。
再计算计算,买最便宜的粗麻布给全村人都做一身新衣裤的话。
一丈粗麻是二百文,拢共得二百六十两银子。
明儿和后天的卖蛋钱便够了。
今儿的一百四十两银子,买过盐和粮后,还剩六十五两。
其中五十三两用来偿还狗曰的王致祥,还剩十二两。
这十二两再买头驴当专属坐骑吧,他不想再腿着出来了,好累的。
余下的那二两便用来买十丈布,给小暖和桃桃、小穗儿等丫头先做一身衣裤。
还有黄豆和黄瓜吧,这俩便宜儿子早前差点淹死在江里。
小身子得好生保养才是,免得往后落下病根儿。
“来啦,今儿买多少盐?”
孔思齐很热情的跟陆君实打招呼,俩人已是很相熟了。
“我就奇了怪了,你怎么弄来的这么多鸡蛋?”
陆君实不回应,而是笑着反问道:
“咋,卖不完吗?”
却见孔思齐“嘁”了一声,还大手一挥:
“不瞒你说,你就是能弄七万来,咱也不够卖的。”
“眼下资物贫瘠,凡资物,皆求之不得,不然物价也不会这么贵。”
“唔……”陆君实若有所思:
“这是为啥呢?”
“还能为啥,上头收的太狠了呗,且还越来越狠了,”孔思齐好像也很烦恼一样:
“连累咱家的佃户也越来越多。”
“……”陆君实听的语塞。
公田种满一定年限,便为永业田,类似属于农户的私田。
农户交不起税租,便只能将田卖给大户,自个儿便沦为大户的佃户。
得了笔买地钱、还清欠官府的债后。
种的却还是自个儿原本的地,但却要向大户缴纳地租和农具租等杂七杂八的。
反正最后能落到佃户手里的粮,恐怕五成都难保。
没了田之后,日子也只会越过越穷。
因为虽然佃户不用再交地租、户税等部分征税。
但人头税、徭役折钱粮抵等等杂七杂八还是得交的。
陆君实也不清楚孔家属于有良心的大户呢,还是说任由佃户自生自灭的。
佃户的利益不在于自家的田是否在耕种,有无收成粮食。
而是田租。
管你种不种地呢,收成好不好呢。
田佃在你,你就得交田租,不种也得交。
你佃户颗粒无收,关我大户屁事。
“帮我装百斤盐。”陆君实回过神来,想起他是来买盐的。
孔思齐很利落的接过他递来的布袋,装盐。
付钱的时候,孔思齐却推开了他递钱过来的手。
陆君实诧异,没明白他要干啥。
“往后再有旁的资物,尽管先找我问问我收不收,”孔思齐微笑道:
“这百斤盐,不必想也知晓,又是买去帮扶村民的吧?”
“看在你为人如此仁义慷慨的份儿上,这便当是我这个朋友送你的了。”
陆君实惊诧,这么大方?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那我就不客气了。
三十两银子呢!
早知就说买二百斤了!
既然孔思齐这么财大气粗,三十两都不要!
于是陆君实决定更加不客气了:
“行的行的,只是资物需要农具才能利落的拾腾。”
“能再给咱一批农具不?毕竟这玩意儿也是容易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