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蒸汽机
英吉利,伦敦。
黄胡先生通过其舅父伯克利勋爵引荐,参见了首相华莱士。
华莱士曾师从阿克顿勋爵,就是黄胡先生的外祖父。
并深受其恩惠,所以非常热情的招待了他们。
当黄胡先生表达了想安排中国留学生,来英吉利国家留学的申请时,华莱士欣然同意。
并根据留学生学习的科目,分别给剑桥、格拉斯哥、圣安德鲁、牛津等学校写了介绍信,以便中国留学生入学。
黄胡先生安排200人学习工科、200人学习宪政、200人学习现代军事、200人学习现代教育、200人学习现代经济金融。
将学生安顿好之后,黄胡先生开始潜心研究英吉利国的君主立宪制度。
甚至还在陪同舅父伯克利勋爵参加过两次议会。
伯克利勋爵是英吉利上议院议员。
在封建专制的大明生活多年之后,看到充满生机勃勃的英吉利,感觉像是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这里大学林立,市场繁荣,街道人流涌动,人们脸上都洋溢着自信和幸福。
而大明.........
好在是当今皇上开明通达,勇于学习。
不似之前的君王,只知道压迫奴役人民,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
希望三年之后,带回这些未来大明的栋梁,共创美好的大明。
李自成集团自从分封之后,就在腐败堕落的路上一路狂奔,停都停不下来。
首先是李自成,沉迷酒色,不理朝政。
一年时间就纳了108个妃子,不知道他是怎么忙过来的,真是时间管理大师的鼻祖。
至于上朝方面,倒是得了万历的真传,总共上了三次朝,都是为了要钱修宫殿。
朝政全部甩给二调子文人牛金星,宋献策。
这两个二货,治理国不行,经商倒是有一套。
他们将官位明码标价,一个知府二十万两,一个知县十万两。
甚至还搞捆绑促销,知府知县打包卖,只要二十八万两,优惠两万两,真是商业奇才啊。
文官卖官,武将圈地,朝政腐败,民不聊生。
曾经的左膀右臂刘宗敏,自从得到陈圆圆后,对其百依百顺,爱不释手。
全然已经没有了当年叱咤风云的豪迈,只剩下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为了哄陈圆圆开心,他为其在各地修建了十二座豪华的宅院,每个宅院住一个月。
陈圆圆酷爱吃那岭南的荔枝,他专门为其训练了一个马队,专门为其运送荔枝,只为博红颜一笑。
别看他长得五大三粗,还真他妈是个天生情种。
至于那刘芳亮,本来就为镇守辽东的事情心怀芥蒂。
后来看到昔日的兄弟们都在关内享受人生,潇洒快活,只留他一人苦守寒窑,心态就逐渐失衡。
且自到辽东以后,李自成从来就没有来看过他,连只言片语都没有,心态就从失衡变成愤怒。
开始疯狂贪污军饷,为了吃空饷,甚至坑杀跟随自己多年的老弱残兵。
发展到后来,甚至开始和豪格眉来眼去,暗通款曲。
好在是女真在上次宁锦之战中元气大伤,暂时无力南下。
一旦女真缓过劲来,大顺这只纸老虎,可以说是吹弹可破。
豪格虽然是靠政变上台,但他素有谋略,且胆识过人,胸怀大志。
元气大伤的女真在他的带领下,逐渐恢复。
当然,这也得感谢李自成的不思进取。
即位之初,豪格最担心的就是李自成乘胜追击。
那个时候,自己确实是没有还手之力。
经过两年的休养生息,队伍士气慢慢回升,且与李自成的边将刘芳亮早就谈妥。
只待自己手底下的勇士们再成长一些,就准备继续逐鹿中原,争夺天下。
转眼之间,三年过去。
经过三年发展,赋税已经上升到7000万两每年。
这得益于土地新政及商业的繁荣。
兴建的市集繁荣的程度超出了我的预想。
各地市集收到的租金和征收的商税,都快接近传统农业税。
各个沿海城市甚至出现了阿拉伯、欧洲商人的身影。
他们酷爱收购中国的瓷器,丝绸和茶叶,听说他们转卖到欧洲可以赚取高额利润。
我也下令解除了对商人身份的种种限制,鼓励大家从事商业。
最早从事商业的流民,都变成了小富豪。
一个个都在市集周边建起了精致的宅院。
不少农民在他们的带动下,都在农忙之余摆起了小地摊,售卖自己种的瓜菜。
甚至有的农民,干脆将自己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