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活捉李定国
在距离成都府二十里的地方开始发现张献忠部队的踪迹。
他们在到处搜查少女,抓到就把她们的小脚砍掉。
老百姓都不敢住到家里,都躲到山上。
即便是这样,还是难逃魔爪。
四处可见被砍了双脚痛死在路边的年轻女子,见此惨状,随行兵士无不动容。
老百姓见到官军到来,先是远远躲避。
见官军对老百姓秋毫无犯,又听说这批部队是来剿灭张献忠匪军的,无不欢欣鼓舞,热情相迎。
还积极向官军提供大西军的情报。
通过老百姓了解到大西军主要驻扎在成都府和德阳府。
分别由张献忠和他的义子李定国率领。
经过商议决定先解决外围的李定国,再来围剿张献忠。
毕竟李定国手里只有六万人马,十八万关宁铁骑对付他应该绰绰有余。
这只是袁崇焕和祖大寿的一厢情愿,少年英才李定国可是大西军中第一悍将。
年仅二十四岁就统领六万军队,十三岁就开始在战场上拼杀。
张献忠见他英武不凡,便收他作义子,还请教书先生教他读书认字。
自身的努力和张献忠的重点培养,使他成长为有勇有谋的将领。
他有张献忠的英武,却没有张献忠的残暴,反倒爱惜兵士,不犯百姓,在大西军中威望甚高。
李定国在得知朝廷军队要来攻打他的时候,他知道德阳城城墙低矮,无法抵御朝廷大军的进攻,就先撤出德阳城。选择在城外的罗松山布好阵,等待官军进入他的圈套。
同时他也派人送信给义父张献忠,准备前后夹击官军。
待袁崇焕祖大寿来到德阳城市时,发现是一座空城,且在城外丢弃了很多辎重,还有一些丢弃的刀枪。
祖大寿上前一看,面带喜色向袁崇焕说道:
“大帅,看样子这兔崽子知道我们来了,逃了!”
袁崇焕满脸狐疑,不置可否。
说道:“那就开始追吧。”
沿着一路丢弃的兵器追踪,追出五里路后,竟然在路上见到有几十匹被遗弃的战马。
战马可是稀罕东西啊,招十个兵容易,找一匹战马难啦。
见到战马,祖大寿大喜过望。
向袁崇焕说道:
“大帅,我先率2万精兵去追这厮,晚了就被他们跑了。”
袁崇焕见到战马,心中也认定是匪兵仓皇出逃所致,于是就同意了祖大寿的请求。
但他还要求祖大寿道:
“你且小心,仔细有诈,不可追击过甚,不得超出大部队三十里。”
祖大寿立功心切,不等袁崇焕吩咐完就领着军队开始狂奔。
追出十来里后,终于发现敌军的身影。
祖大寿赶紧拍马上前,抡刀就砍。
一路砍瓜切菜,转瞬间已有十来名匪兵被其斩于马下,真是好不畅快。
匪军一路丢盔弃甲,舍命狂奔。
祖大寿率军一路追击,想活捉敌军统帅。
敌军且战且退,祖大寿一路狂追,不觉间已经追出好几十里。
不觉间已追至一深谷中,敌军瞬间消失踪迹。
祖大寿见到这深谷,顿时一个激灵,知道大事不好,转身就指挥部队赶紧退出去。
但哪里还来得及,弓箭像雨点一样从山谷两侧飞出。
祖大寿知道中计,忙大喊:
“撤。快撤出山谷!”
但哪里还能撤出来,后路早就被抄了。
2万人窝在山谷中,像靶子一样瞬间被射翻一大片。
只有少部分士兵躲在山谷边的岩石下,躲过箭雨的攻击。
祖大寿见到兄弟们成堆的尸体,悔恨不已。
举起手中的马刀,迎着箭雨冲出去。
大喊道:“狗贼,快给老子出来,看我不活劈......了....你!”
话还没有讲完,他就身中数箭,睁目而亡。
零星逃出来的兵士,向袁崇焕汇报了祖大寿军队中埋伏的消息。
袁崇焕知道大事不妙,忙下令就地扎营。
命张武、赵文、马奇、刘克各率一万人马占据东南西北四座山峰。
每座山峰都用马拉二十门大炮上去,并派出四路探子去探查情况。
一刻钟之后,两路探子来报,一路探到李定国围剿了祖大寿之后正向我军杀来,另一路探到孙可望率十五万大军从我军后方杀来。
原来张献忠重病卧床,只得派其义子孙可望领军过来。
可巧这孙可望素来嫉妒李定国在大西军中的威望,正想借此机会除掉李定国。
原本定好的前后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