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时间2
就在刘佳赶往京郊大营的时候,太傅府邸太傅也是国丈张琪圣与长子禁军统领张浩次子吏部侍郎张行正在书房谈话,
“父亲,陛下圣旨已下,明天我与二弟领禁军一万护送太后回开封祭祖,剩余四万禁军交由我的心腹参将张宇。”
“父亲,我与大哥离开京师放心不下父亲,父亲可与我们一同离开京师南下。”
张琪圣看着门口若有所思看向长子,
“大同暗子可有消息传来。”
“并无消息传来,父亲,大同至京师骑兵五天内就可到达,等暗子消息传来,瓦剌大军就到城下了。”
张琪圣内心有些慌乱,运筹帷幄几十载第一次感觉事情有些超出掌控。
刘佳赶到校场发现偌大的校场尘土飞扬,充满了各种喝骂声,人喊马嘶,十几年的太平盛世让这些兵卒多有懈怠,刘佳看这情况连忙吩咐扬州
“去告诉我父亲让家里人找地方躲起来。”
扬州领命而去,刘佳牵马进入军营,按巡逻的兵丁指示找到了府军前卫的驻扎地,安顿好马匹,赶紧前往中军找自己的千户报道,千户帐中加上刘佳十个百户站成两排看着千户李砗东
令:“各百户,衣不卸甲马不卸鞍,无诏不得出营,退下安排去吧。”
众百户“诺”鱼贯而出。
刘佳安排好手下士卒,在军帐中想着刚才听说的事,听他们说好像是大同失守了瓦剌大军马上要入寇京师了,怪不得各卫所着急忙慌的集结待命,好不容易当了个官还没享福呢就要上战场了,金手指也失灵了只能自己想办法保命了。
夜晚皇宫,皇帝看着后宫里乱糟糟的太监和宫女也无心睡眠,坐在御书房的龙椅上,看着墙上的万国堪舆图,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太后非要离开皇宫后才把玉玺交给朕吗。
天亮,国舅张浩,张行急匆匆的护着太后离开皇宫,太后带着三千内侍与一万禁军南下祭祖正式启程。
大同城外岁月静好,城内人声鼎沸。
皇帝站在宫城的城墙上目送太后离京,周内监“陛下,太后将传国玉玺留下了。”
“去加盖玉玺传旨吧。”
“诺”太监退下。
京营校场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各部堂官,三大营提督,参将,幼军参将,禁军参将,左右羽林卫将军,参将进宫面圣,钦此。”
接旨后京营提督魏国公看向皇宫,想到自己的嫡子正在皇宫宿卫,叹了口气与各位将军整理好着装迅速出营赶往皇宫,走后不久。
幼军大营,
圣旨诏曰“幼军各部官升一级,迅速接管京营,禁军,左右羽林卫。府军前卫左掖军参将,千户,摔右掖军兵马接管宫禁,右掖军参将,千户,摔左掖军兵马接管京城防务。其余各军陵卫等,马下鞍人卸甲,安置营帐内无诏不得出帐,由幼军皇城司看管,钦此。”
刘佳一脸雾水的跟着接了圣旨,府军前卫,幼军三万人动起来了,因为有圣旨虎符,各部主官将军都已经前往皇宫,幼军兵不血刃的拿下京营大军,刘佳新任左掖军千户,领着右掖军兵马赶往宫城接管宫禁。
皇宫,太傅站在文官之首望着赶来的各部领军将领心中充满了不安,
“按说瓦剌大军近在咫尺,各部将领应在军中统领军队啊,怎会来参加朝会?陛下想干什么?”
望着殿外的大汉将军,多是勋贵嫡子,他们生下来就已经站到云端之上,不像自己战战兢兢几十年靠着女儿才站在这文官之首。
寝殿,皇帝正在更衣,殿外阳光明媚,皇帝看着铜镜里的自己,十八岁第三次亲政,靠着皇城司与内侍监不断布局终于要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