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盛唐贞观初始
片刻恍惚。
他用右手往沾满了鲜血的秦王李世民右肩靠近,庄严中带有颤音:
“我是你们兄弟三人的父亲,也是一国之主!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集结叛乱,据闻与后宫嫔妃淫乱,这乃我皇族李氏之耻!
曾前魏王第三子曹植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对峙其兄曹丕,而如今我们大唐也如出一辙,着实令我烦忧;既然秦王李杀伐果断做出了决断,希望日后你能够继续功威盖世,得天下民心匡扶天下之志,我丧子之痛方可安歇!”
言毕,唐朝第一位皇帝虽心有感慨万千,可也自知自身大势已去,长江后浪推前浪......
唐高祖李渊朝玄武门上李建成、李元吉两颗人首望了最后一眼,便拂袖转身离去......
因为是政变的胜利者,自然清楚不留后患的果决。
玄武门兵变未隔几夜,秦王李世民便再次下令将李建成、李元吉的数位儿子及亲信几乎全部伏诛;余党面对李世民强大的军权实力、既定的事实无可奈何,虽心有余悸,唐朝百官相继开始向其倒戈。
武德九年(626年7月5日),此时玄武门兵变余温和民间的议论不决,唐高祖李渊便立秦王李世民为皇太子;又在两个月后的武德九年(626年9月4日)传位,皇太子李世民虽有不从之意,可最终还是继位成为了皇帝。
唐高祖李渊选择了退位,李世民即皇帝位后,改年号为“贞观”,即唐太宗。
新皇上位,自然少不了新的革命和治理,这便是贞观之治。
自此唐太宗李世民推出了不少新策,从不断视察本国国情体恤民间百姓,推行均田制减轻农税;再从政治上,知人善任,从谏如流;到复兴文教,新设弘文馆,开始进一步储备天下英才。
但从“亡隋”杨广遗留下来的弊端,以及新权的更迭反抗,对外最主要的边患突厥侵犯,从而进一步影响了唐太宗李世民对唐朝的深度治理进程。
贞观元年正月辛丑,因对唐太宗李世民时局旧怨,燕郡王李艺谋反于泾州,在历史长河中仅有23年的“贞观之治”便遇到了第一个棘手的问题。
......
......
话说来有趣离奇。
燕郡王李艺门下有一同姓门客名叫李云,只知两人两年前相识于泾州中的安燕山一次涉猎途中;李艺见其气度谈吐不俗,虽年仅23岁,却对当今天下局势和掌权者颇有见解,一番高谈阔论之下便招揽麾下做门客。
门客李云身高九尺,体态翩翩,面容赤白俊然,双目清秀深邃,一束雅鬓修长飘逸;为人严谨豁达,言语之中流露出异于常人的智睿。
“一朝入仕天下知,未谋无策燕郡驰!”
便是燕郡坊间男女妇孺对其的传颂——意思便是名副不实,没有干什么事,却已经闻名燕郡之地!
可正是因为闻名而著名。
据说燕郡世人只知李云也身怀不俗的武艺,只知似乎对燕郡王罗艺有所留瞒,也未曾有人见过。
他喜腰间别上一挂产自剑南的烧春酒,此酒味醇香芳香四溢,燕郡并不多得;不过门客李云只会在独自深思时慢饮,旁人难以通过面容表情去判断这位门客的心事。
门客不为主谋,便是无味的鸡肋。
不久泾州官府总蜀内,燕郡王李艺聚集了数十名部将和官员商议讨伐唐太宗之事。
“燕郡王,万万不可!燕郡之地虽城险扼要,而我军要以螳臂当车,唐太宗虽然有玄武门之过,但现今新策深得天下下众人之心,还请将军三思!”
刚从总蜀之外便是匆匆赶来的李云,正对燕郡王罗艺行着将臣之礼。
此时李云并没有想到是第一个向燕郡王李艺的纳谏之人,自然是触碰到了他渴胜之心中的逆鳞。
“混账!李云!招揽你入仕两年却未曾有功绩!今日我决胜立下战书,你却动摇我军军心,与敌军何异!”
愤怒与强烈的胜利欲望失去了理智,也引出了对李云两年期间在燕郡无为的不满......
燕郡王李艺决定谋反叛乱,正准备询问李云的意见,却遭到他的极力反对;这下令李艺大怒,当众大骂李云食俸禄而不献策扰乱叛军军心,便命令叛军将他押入至北部的监牢内;等讨伐当今唐太宗李世民攻占长安城之后,便再将他放出,以宣告今日决定的正确。
叛乱者向来喜欢用束缚决定叛乱的决心,因为正是自那个半路杀出的李世民,令他以前的拥护者太子李建成殒命;拥护者也永远只有一个,向来也只能只有一个。
燕郡王李艺在准备率领叛军大肆向长安靠近,已经制定了自己认为周全的计划,此时李云也开始被数十名士兵被押送至监牢。
李云将被押送至泾州偏西的燕郡监牢,至此冥冥中似乎撇开了与燕郡王李艺造反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