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悖论与计谋 > 四大阳谋之一,围魏救赵(马陵之战)

四大阳谋之一,围魏救赵(马陵之战)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马陵之战是战国初期第一代巨无霸魏国由盛转衰的关键转折点,在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再加上,齐魏两国之间的政治博弈、孙膑和庞涓这一对同门师兄弟之间的恩怨情仇以及该次战役背后各种经典战术的运用,同样是错综复杂,让人津津乐道,所以非常有必要对这次战役进行一次全面的剖析和总结。

所谓的战争和历史,其实都是人性的串联。要想真正理清这场经典战役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则必须认真去分析其中的每一个关键人物在特殊背景之下的行为逻辑和心理特征。

因此,对于马陵之战的剖析,其实是一场人性心理的显微实验,见微知著,以便大家能从更多独立的历史事件之中,归纳总结出更加清晰和立体的人性脉络。

马陵之战发生在公元前341年,此时距离历史进入战国时期(公元前457年开始)已经过去了116年,距离魏国最近一次在军事战争上吃瘪的桂陵之战(发生在公元前354年)

战国时期的来临,主要是因为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满足了诸侯国之间军事扩张的外在条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谁不希望自己的日子过得更好一点?家产赚得更大一点?所以,在扩张的原始欲望刺激下,各个诸侯国在战国时期为了自身的利益进行了一系列的明争暗斗、你争我夺,从而形成了战国时代“兼并”的时代主旋律。

你来我往的政治博弈、你死我活的军事冲突,纷争不断的乱世总是会呈现出几家欢喜几家愁的状态。

魏国生来优越,既坐拥山河之利,又尽享物产之泽,再加上魏文侯有识人之明、非凡之志,通过李悝变法迅速为魏国打造了一个先进的政治体系和军事体系,一跃成为了当时的最强国。

但是,凡事皆有两面性,强者的高处不胜寒和弱者的萎靡不得志一样,背后也是有极大的反噬性的。

不患贫而患不均,其他的诸侯对于魏国的一枝独秀会不由自主地感到怨恨、嫉妒和恐惧的。

魏国当上了世界霸主,同时也无法避免地活成了诸侯们的众矢之的。

当无数的长枪短炮对准成功者身上的光环时,聚光灯下的成功者必须用加倍的理性和谨慎才能呵护那些来之不易的成果和地位。魏国的领导者意识到了这样的问题,却并没有找到最佳的途径去解决它。

在魏国的理念之中,胜者为王、达者为先,既然自己成了当之无愧的霸主,就值得去拥有和霸占更好的资源,他们把手脚不停地伸向了膏腴之地——中原。在几代人的政治扩张和军事掠夺之下,他们把自己领土之中面积最小的河内之地扩展成了面积最大的领域。

众所周知,中原大地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在农耕社会是特别适合作为经济特区来搞经济建设的。但是,物极必反,这种地方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在军事方面属于四战之地,军事风险极高,国防成本极大。

强者总是容易拥有一些迷之自信。强大的魏国觉得没有谁敢来摸自己的老虎屁股,绝对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将苍白无力。魏国就像一条贪吃蛇一样,越吃越肥,既显眼又可怕。

魏文侯当政的时候,还比较注意吃相。刻意迫使自己保持冷静,在中原扩张的同时,还不忘与自己的同门兄弟赵国和韩国搞好关系。

但是,到了魏武侯时期,魏国就有点彻底地飘了,俨然把自己当成了世界警察的角色了,到处给别的诸侯去“主持公道”。

迫于魏国的强大实力和长久的积威,在一些不触及原则和底线的事情上,各个诸侯国倒也十分默契地对魏国的态度表现出配合的姿态。但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权,每个国家都会有一些不容外人染指和干涉的事情,比如政权交接的事情。

魏武侯就曾强力干涉过赵国的王位继承问题,但遗憾的是,他所支持的竞争者并没有赢得赵国内部的权力竞争游戏,魏国的一片苦心付诸东流。

新上位的赵敬侯对于魏国在自己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政治敌意一直耿耿于怀,只是苦于赵国的国力不如魏国,所以基本上也只是给魏国制造点小麻烦,并没有搞什么大动作。

强者的霸道并不是不会遭到报复,除非你能一直强大下去,让人永远找不到可以实施报复的机会,但是,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高手也有生病的时候,谁又能真正保证自己一直处于无懈可击的状态呢?

没过多久,魏武侯的生命走到了尽头,他的两个儿子面对父亲留下的偌大一笔家产十分的不淡定,为了争夺继承权闹得不可开交、鸡飞狗跳的。家无宁日的魏国终于松垮掉了它对外的强势震慑能力。

一直对魏国心怀敌意的赵国觉得对魏国报仇雪恨的机会终于来了,趁你病要你命,于是悄悄地联络了韩国,联合起来对魏国发起了进攻。

韩国的心思很简单,虽说都是源自晋国的老三友,但谁希望自己的隔壁住着一只凶猛异常的大老虎呢?现在大老虎生病了,不趁着这个时机好好削弱一下它的实力,待到老虎恢复正常之后,只怕自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