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生态球的制造
转眼间,飞船计划已经实施了很长一段时间。回溯到美苏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纷纷展开了激烈的太空竞赛。在此期间,渔船计划应运而生。而这个计划,竟然意外地揭露了两个超级大国在探索外太空领域的秘密。
事实上,美国设有神秘的51区,苏联则在广袤的西伯利亚打造了水下基地。这些特殊基地的唯一目的,就是研究外星生物。然而,随着冷战的结束,美国和苏联在太空探索方面的热情也逐渐降温。
相较于美苏两国,中国的太空计划起步较晚。直到上世纪50年代,中国才开始研制人造地球卫星,这标志着我国太空探索的正式开始。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努力之后,我国在1970年成功发射了“东方红一号”卫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卫星的国家。
随后,我国进入了载人航天阶段。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
进入21世纪,我国的太空探索步伐愈发坚定。2007年,嫦娥一号卫星腾空而起,打开了我国月球探测的新篇章。此后的嫦娥系列卫星,为我国积累了宝贵的月球探测数据和经验。在此基础上,我国进一步拓展深空探测领域,展开了火星、小行星等任务。
发展至今,中国的太空探索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其中离不开国际社会的支持与协助。在全球范围内,我国与俄罗斯、美国一同被视为最早发射星际飞船的国家。有关这些飞船的建造,梅长志并不清楚其幕后是否得到了二维生物的帮助。然而,如今太空中确实有三艘星际飞船在翱翔,每艘飞船都搭载了45个休眠舱,共有五十名船员。
在这三艘飞船上,船员们采取轮班制,每次有五个船员负责工作,其余船员则进入休眠舱。这样的工作安排旨在解决宇宙航行中的能源消耗问题,并确保船员能得到充足的休息。然而,飞船上的食物储备并不丰富,仅有不到10吨,且没有可重复使用的食物。正因为如此,当二维生物建议引入生态球时,梅长志等船员们欣然接受了这一建议。
然而,生态球的构建并非易事。它需要模拟物种的生态环境,任何细微的差别都可能导致生态球崩溃。这对于梅长志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他对此一无所知,只能将希望寄托于首长推荐的生物学家们。在这些专家的指导下,梅长志和船员们共同努力,设法在飞船上营造出适宜生命生存的环境。
在这一天,即9月7日的午后,梅长志依旧如往常一样,坚守在飞船计划指挥部,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工作中。他目光锐利地盯着面前的几块电脑屏幕,与身边的工程师就某个关键技术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总指挥,我觉得在这个地方设置一个紧急检修口是非常有必要的。”李通博士诚恳地说道,“我们把这一层的电脑组件都集中放置在这个检修口附近,这样一来,如果在航行过程中有组件出现损坏,我们可以迅速地进行维修,而无需冒着生命危险,挂着安全绳飘到舱外去检修。这样不仅大大降低了维修的难度,还能确保飞船的安全性。同时,我们还可以在旁边设立一个替代组件放置区,以便在需要时能迅速替换,而无需跑到维修仓库去寻找。”
李通博士的提议,实际上是在提高飞船的维修效率和安全性,减少潜在的风险。他的建议并非要废除维修仓库,而是将电脑组件的存放位置进行优化,使其更靠近检修口,以便在需要时能迅速进行维修和替换。这样的改变,无疑将使飞船的运行更加高效,降低维护成本。
梅长志认真地听取了李通博士的建议,点头表示赞同:“你的想法很有创意,我们可以试试看。不过,在实施这个计划之前,我们还需要对飞船的现有布局进行细致的分析,确保新的布局能够满足飞船的各项需求。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考虑到船员们在执行维修任务时的安全问题。”
经过一番讨论,梅长志和李通博士达成共识,决定着手实施这个计划。他们深知,每一个细节的改进都将对飞船的性能产生重要影响,也关系到船员们的生命安全。
“总指挥,总指挥。前方保卫传来消息,有三辆车抵达,声称是送生物学家过来。需要您亲自过去确认。”对讲机的那一头,保卫人员的声音清晰传来。
“你让他们稍作等待,我马上就到。”梅长志简洁地回应,然后转向在场的众人:“我们先到此为止,你们可以先行离开,我有要点需要处理。”,“请问有什么重要的事务需要处理?”有人好奇地问。
“我有重要的客人要接待,是一些生物学家。我想了解他们有什么新的发现和想法。”梅长志微笑着解释,然后转身快步离去。
“总指挥,您好。这三位就是首长为您挑选的生物学家。”刘秘书礼貌地介绍道。三位女科学家分别是李玉花博士、程琳博士和赵玉花博士。梅长志与刘秘书告别后,便指示助手尽快将三位博士的个人物品运送至贵宾宿舍。
“李博士、程博士、赵博士,当前的任务紧迫,我深感歉意让你们几乎没有时间休息。”梅长志边走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