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空间避难所
她把注意力转到一旁的气温变化趋势图,又觉得不对。
按照数据来看,刚进暴雨阶段的十二月,气温降得比较猛,一个月就降了三十度。
后面的一月和二月则和积水类似,降温幅度也比较稳定,一个月大概降二十度。
现在是二月底,气温已经降到了十度左右,如果按照这个趋势看,到三月底气温就应该到零下十度左右。
就算按照系统预估的最大天数120天算,也就是四月初进入极寒阶段,那零下十度这个气温……感觉有点……不够格呢?
零下十度当然冷,但是在B市,并不是一个多么罕见、闻所未闻的温度,甚至与之相反,可以说是一个司空见惯的数字。
——这几年来,不仅是每年夏天的最高气温不断更新,冬天的气温最低记录也在被打破。
别说零下十度,低过零下二十度的记录都是大有所在的。
这样,就和她的推测相悖了。
如果她根据高温开始时的情况推断出的对极寒开始时的猜想没错,也就是说,进入极寒阶段时,气温应该是一个令人发指的低温。
那么,现有记录的气温变化趋势的数据就失去了可信度。
从进入三月开始,到系统推测的三月中旬或四月初这个极寒阶段开始时间内,气温应该会迎来一个大幅度的降低,很可能会直逼零下三十度。
而另一种情况,如果她的这个推断本身就是不成立的,那么根据现有数据推测,到三月中旬,气温会突破零度;四月初,气温会降到零下十度。
事实上,她并不需要如此揪心于气温的变化,反正金手指在手,多冷都有取暖电器撑着。
她这样反复度量气温可能出现的变化,其实还是因为外面的积水——那才是真正可能成为威胁的因素啊。
她想着,如果进入极寒时气温突降,那冻水为冰、化雨为雪,情况应该比积水要强——起码冰不会从窗户缝和门缝涌进来啊!
她很清楚,一旦淹到二十层,自己这个小家是绝对保不住的。
虽说有空间可以藏身,但在她的预想中,这个金手指给出高评分的小家应该是要撑得更久才对。
在得知官方避难基地正式开放的消息后,她本来设想的是,等到外面道路可以行走后,小区居民应该会大批转移。
而自己呢,就守着这个小家,一直住到遭了天灾的殃、无法再生活的地步,到时再看看情况,往官方基地去。
所以一旦发现有很快就要失守的可能性,她心里就很不是滋味——这小屋子住得很舒坦,她还没享受够呢!
她只能祈祷这场暴雨快点停下,或者积水赶紧褪去,不要淹到二十层。
祈祷的同时,也不得不做好最坏的准备。
她无精打采地剥了个葡萄味的棒棒糖塞进嘴里,问系统:“系统啊,问个事。”
系统应声,她慢慢地措辞:“我进入空间,和从空间出来,这个位置是一样的对吧?”
这是日常生活里总结出来的,对她来说算是个自己探索出的常识。
没想到系统却说:“不一定。”
卫娇愣了,就听系统继续解释:“当你进入的位置没有足够空间容纳你时,出来的落点就会有所更改。”
她呆住了:“等一下,我捋捋……”
“就是说,假如我进空间了,”她慢慢说,“然后我进入空间的那个地方,比方说来了个人,那我就没法原地出空间了呗?”
系统赞同道:“是的,你会出现在进入位置的附近、有足够空间容纳的位置。”
她问:“那按刚才说那个例子,就等于说,我出空间应该会出现在那个人旁边?那是紧贴着出现吗还是什么?”
系统说:“不会紧贴,我会智能判断,如果你所说的情况真实发生,你会出现在那人身后几步之外。”
她就哦了一声,又安静下来。
想了一会儿,她又问:“你说,出空间的地方需要有能容纳我的空间……这个定义是怎么——”
话头一顿,她组织着措辞:“我这样问吧,如果这间屋子被水淹了,我在被淹之前进入空间,那再出来时,会在水里吗?”
前一个例子里,她进空间的地方被另一个人占据,那出来时的位置就要错开,这很好理解。
毕竟那是个人,是一种固体形态的存在,和一块石头、一棵树、一堵墙属于同类,她也一样。
如果不避开,她总不能当场表演个穿墙术吧?
但要是水,那就不一样了,水是液体啊,她进入水中,不需要重叠,只要直接挤开等同于她体积的水。
好在,系统给出了令人安心的答复:“不会在水里的,你的出点一定是有足够空间的、可正常活动的位置。”
她松了口气,想了想,又拿出别的例子:“那假如说……这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