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捐资造凉亭
火车终于停在了蜀山小站,母女俩疲惫不堪地下了火车,跨过两道铁轨,穿过硖口,走上了通往学校的机耕道。妈妈关切地问道:“走不动了,妈妈背你吧?”
小莉紧拉着妈妈的手说道:“我不累。”
母女俩紧紧地相依着前进。十数把稻草秆子横垫在机耕路上,妈妈一把拉住小莉说道:“小心点,下面是个缺,当心绊脚。”妈妈一大步跨过去,回头拉住小莉的手问道:“跳不跳得过来,跳不过,妈妈来抱你。”
小莉弓箭着双腿,比试了几次说:“我能跳过去。你就看着吧。”说完双腿一蹬,就跃了过去,妈妈在前头赶紧攥住她。过了坎,小莉回头望了一下过来的沟道,问道:“妈妈记得以前路上没有这么多沟沟渠渠的,现在为什么出现这么多啊?”
妈妈说:“农忙呗,田里要灌水,农民伯伯就挖开路面了。”
“妈妈,要是农民伯伯,放好了水忘记填平了路,那人走夜路,车子来往要出事情的。”
“是的,所以我们走路要小心,脚下要长眼睛哩。”又到了沟坎处,妈妈一步跨过去,小莉放开妈妈的手,一个健步又跃过了。
妈妈叹了一口气说道:“哎,孩子,要是我们住在县城里,乘的火车又多又快,也不用走那么艰难的路途。”
蜀山,是浙东丘陵地带的一个小地方,在姚江蜿蜒向东流动的边上,散发出无数条像毛细血管那样的小河流,绕过低矮的山丘,山丘与河流之间便是错落有致的村庄,这里有举世闻名的河姆渡遗址。
一条高高的田埂上,铺好干草,母女俩坐在稻草秆子上,妈妈从肩头卸下大包小包,长吁了一口气说道:“妈妈还是想通过徐陈调到县城里工作。”
“妈妈,爸爸不是说不让你和他接触吗?我看那个人不正经,吊儿郎当的不是好人哎。”
“妈妈知道应该怎么做。”
小莉笑着往妈妈肩头一靠说道:“最好爸爸的办法能实现,我们可以到杭州去,一家人团圆了。”
妈妈会心地笑了笑,拍拍小莉的头说道:“哪有这么简单,你爸爸只是个普通工人。”
女儿立即打断妈妈的话说道:“不,爸爸不是普通工人,他是班长啦。”
“班长就是个小工人,唉……,几万人的单位啊。”
小莉立即反驳道:“不,妈妈,我看见那几个叔叔伯伯很听我爸爸的话的,还有一个小周阿姨也很服从爸爸的。”
妈妈耐心地解释道:”那是在他的小作业班里,调动的事儿凭他的能力还不够,我还是自己想办法。你听小吴叔叔的老婆,就是我们在火车上碰见的那位大肚子说,跑调动都三年了,一点眉目都没有。”
“妈妈,她不是在咒那个什么长的不是人吗?一路骂下来骂声都装满一火车了。”
妈妈摇摇头说:“人家这么在骂,说明事情十分困难。”
小莉点点头,换了口气委劝妈妈说:“妈妈调不成也没关系,你老了走不动了,我赚来钱就在这条路上修建两座凉亭,像杭州公园里的那样,八个角尖尖的,向上刺着,八根柱子粗粗的,抱都抱不过来,里面摆上石桌、四条石凳,你走累了可以休息,爸爸回来了也可以休息,那些鸟儿们飞累了也可以休息,还有那些农民伯伯们打稻打累了的时候也可以休息。”
妈妈用手心摸着小莉的脸蛋高兴地说:“你真孝顺,真是我的好孩子,你一定不会令妈妈失望的。嗨!不晓得看不看得到这一天?”
徐曼莉慢慢地把思绪拉回到现实世界里,放眼望去,过去的机耕路已变成了宽大豪华的水泥马路。徐曼莉的耳旁还在回响着那句话:“我要在路两旁修建两座凉亭。”这话是那么的清晰,仿佛事情还只在眼前刚刚经历。她低下头:“妈妈,我要实现自己的诺言,你将能看见我造的凉亭。就是你享用不了,女儿还是要造福乡泽,让两座亭子永远成为女儿对您的思念。徐曼莉勉强支撑着站起来,擦干眼泪。
香火店门口站着的小伙子笑嘻嘻地恭维道:“像您这么孝顺的,真的很少见,很多人来看一看就回去了。”
徐曼莉想了一下说道:“我托你一件事,中秋、冬至,我可能来不了,这里有五百元钱,麻烦你到时候代表我烧一点纸钱,供奉一支香火。”
小伙子收下钱,认真地记录在一本笔记本里,说道:“您放心,我一定照办,您出多少钱,我就上多少贡品。我还要给您这个。”他撕下收条交给徐曼莉,拍着自己的胸脯说道:“都是乡里乡亲,我阿三做人响当当,虽然赚的是死人钱,但决不昧着良心。”
离开公墓,徐小莉向声讯台问清了镇政府的电话和地址。徐曼莉开车赶到了那里。接待人员听说是来做善事的,又是请坐,又上茶。 随便聊过了一会儿,一位领导进来了,徐曼莉一眼就认出,“赵镇长,您好。”
赵镇长对称呼上略微迟疑了一下:“徐……,徐老板,欢迎,欢迎!感谢你对我们镇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