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一日三餐,就是这么的奢华且低调
菜用农药泡,用量也是严格按照标准,不敢用超浓缩。
这倒不是国内农民多好,而是他们自己也害怕,而且钱不够,要省钱。
因为农药也要花钱滴,而国内的韭菜价格便宜,卖不到日本韭菜那么贵,所以舍不得用药也就很正常了。
毕竟赔本的生意没人做不是。
可日本农产品不一样,日本的农产品,主要是出口创汇的,本国人不吃。
其实日本农业有个怪现象很多人不知道,那就是日本自产的农产品,其实是一种商品化农药,大部分都是出口创汇产品。
至于日本的口粮,则大都靠进口。
所以日本不光是农产品出口大国,更是农产品进口大国。
日本是出口国内的优质农产品创汇,然后进口便宜的大米面粉等产品用来自己吃,这点跟荷兰以及以色列差不多。
这其实跟日本的地理环境有关。
日本适宜耕种的土地面积狭小,而且大都是小块儿,无法学中国跟米国那样,搞大面积的机械化作业,只能玩精工细作那套。
可要精工细作,同样面积产出更高产量,就必须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但就算如此,农产品价格依旧很高。
所以日本就各种宣传鼓吹日本农产品的好,吹的全世界都信了,然后疯狂高价卖日本产的大米蔬菜水果以及海鲜,然后再从全世界进口便宜的农林水产。
日本为了增加农产品的竞争力,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水果形状更好,加上各种宣传,大家自然就信了。
其实想想看,日本的农产品为啥那么好?
比如苹果为什么那么大,那么圆,那么好看,一点虫眼都没有?
你以为是人家精工细作,人工套袋?人工捉虫?
错,那是全靠农药杀出来的!
没错,苹果套袋技术,确实是日本先使用的,可只靠这个,不打农药,一样白瞎,尤其是以日本的种植密度来讲,不打农药的话,苹果树根本活不了。
不光是果树,像水稻之类,日本也是疯狂打农药。
学过历史跟地理的,或许都听说过,叫日本的农业是精工细作型。
什么是精工细作呢?
你以为是农民老老实实天天伺候?
不不不,所谓精工细作,就是疯狂打农药,疯狂用化肥,这样才能在保持种植密度极高的情况下,还能保持产量跟质量。
后来的中国呢,化肥跟农药产量倒是上去了,可国家控制基本粮价,其他的农产品价格也太便宜,经济问题导致农民自发的减少农药跟化肥用量,因为农药跟化肥都要花钱的,打多了就亏本了。
可日本不一样,日本自产的农产品基本是出口创汇,价格奇高,所以那些出口水果都是农药跟化肥灌出来的。
不过,日本可以举国吹嘘,或许能偏偏不知真相的此时的国内以及香港等东南亚地区,但欧美人可不容易忽悠。
其实七十年代中期,由于日本GDP超过米国GDP的百分之六十,米国开始各种打压日本了。
这其中,打压日本农产品出口就是一个方法,而打压的方法就是农药残留,也就是搞有机食品。
与很多人想的不同,最早搞有机食品的,其实不是欧洲,而是米国。
一开始有机食品这玩意儿,只是一帮技术人员在那自嗨,后来米国觉得这玩意儿不错,可以打击其他国家的农业,于是就捡起来用了。
当然,米国的权贵,也早早就开始吃有机食品了,这又是另一回事儿。
很简单,有机食品不许用农药化肥,这等于重新回到过去,这种模式哪来的产量啊。
结果这招忽悠不了穷国,于是干脆就当成高标准饮食的一种了。
七十年代中后期,日本为了避免打压,开始出口有机食品,但这主要是出口欧美,数量就那么一丢丢,是个面子工程。
但就靠这个面子工程,掩盖了日本其他农产品疯狂打农药跟化肥的事实。
比如日本出口到亚洲地区的农产品,九成九都是打农药的,只是他们故意不这么说。
当然,日本为了做面子,也确实搞了一些货真价实的有机农田,比如新潟县鱼沼市就是先驱之一。
真正的日本有机米,大都出自这个地区,毕竟这里经过多年培养,确实已经形成了一片大面积的有机农田,跟大陆的五常区差不多。
但是,鱼沼市有机米的产量是很稀少的,真正的越光有机米就那么点,价格特别贵,主要是出口为主。
其他的越光米,基本都是只有种子是越光米的种子,甚至连种子都不是,只是打着越光米的招牌去卖而已。
产地更是各异,根本不是鱼沼市,乱七八糟的都有。
而且为了追求产量跟口感,不是鱼沼市本地产的越光米,基本都是农药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