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战略部署
如今董卓统治的雍凉二州之地,因为有马青山发明的曲辕犁和龙骨水车的缘故,国库中粮食储备的丰厚程度,足可支应二十万大军出征两年,并且现在二州的百姓家中都存有余粮,百姓们不但不会被饿死,还能顿顿吃饱,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百姓现在对董卓没有了憎恨,只有感激和爱戴,是董卓让他们感受到活着的幸福。
董卓目前已是彻底巩固了这两州之地,根基牢固,不可撼动,想要逐鹿中原,问鼎天下,必须要有坚实根基,不然哪怕你占领再多的地盘,也会因为根基不牢而瞬间丢失。
相府书房之中,马青山和董卓二人正在谋划接下来的战略方针,按照目前的局势来看,先从并州下手是最容易的,因为并州的兵力薄弱,而且袁绍正在和公孙瓒开战,根本顾及不到并州,如果成功拿下并州之后,说不定还能顺势去攻打冀州和幽州。但是马青山作为一个穿越者,他深知当今天下最难缠的对手就是曹操,所以想趁着曹操羽翼未丰的时候,一鼓作气除掉曹操,这样以后的路会顺畅许多。
董卓虽然不明白为什么马青山这么执着的去打曹操,但是他对马青山是绝对的信任,只要是马青山说的准没错,于是二人达成一致的战略目标,进攻曹操的兖州。
因为曹操有着奉旨讨贼的功劳,又有为了刺董不畏生死的美名,所以如果要讨伐他,肯定要出师有名才行。
如今王允的事情正好可以拿来做文章,让天子下诏书称曹操和王允暗中勾结,企图暗杀朝廷重臣,使其内乱,然后趁机出兵劫持天子,颠覆大汉基业。这样既可以把曹操的名声搞臭,又可以出师有名,一举两得。
大的战略目标定下之后,接下来就是详细的战略部署了。马青山早早的就计划好了一切,于是便和董卓一一道来。
因为要出兵陈留,必须要经过洛阳,所以我们首先必须派重兵把守住洛阳才可以,不然如果在我们攻打陈留的时候,若是被其他诸侯袭击了洛阳,断了回长安的路,那我们可就不妙了。
目前我们兵力虽然有二十万,但是防御雍凉二州就需要五万人马,为了确保洛阳不失,还需要调遣至少八万人马,此外还需要留两万人马护卫京师和遇到特殊情况的支援。所以我们的可战之兵实际上只有五万。
曹操因为要防御各地,兵力至少要抽调两万,可战之兵最多三万,虽然打曹操有些勉强,但是也要一试,不能任其发展下去,不然越久对我们越不利,我们偏安一隅,防御尚可,可攻击之地却很少,必须趁着袁绍和公孙瓒大战,并且曹操根基不稳的时候,一举拿下兖州,不然一旦他们在边境安排重兵把守,那我们很可能永远被困死在长安。
听到马青山的这番分析之后,董卓也下定决心,必须要先拿下兖州。
二人针对细节又进行了一番讨论,最后决定董卓和马青山一起,随行武将有吕布、李傕、郭汜、张辽、高顺、徐晃各自带领手下精锐部队,徐荣统领四万步卒,去攻打兖州曹操。樊稠、张济以及军师贾诩率领八万步卒守备洛阳,并且带领十万民夫去重建洛阳,其余诸将和李儒留守。
觉得部署妥当之后,董卓便派人把麾下文武全部找来。待到众人来齐后,董卓说出了刚刚定下的战略目标,众人听闻后议论纷纷,这时李儒站出来说道:主公,为何不先取并州,而要去攻打兖州?
看到众人的疑惑和李儒的询问,以往的董卓都会去解释缘由并让众人讨论是否可行,但是这次,董卓表情一冷,浑身的气势大涨,无形的压力让众人全部闭口不言。
只听董卓高声说道:文举出列,把所有的战略部署讲于众人。马青山走上前来对董卓拱手作揖道了声,是,主公,然后就开始了所有的部署安排,尽管看上去是一个很不合常理的安排,但是董卓没说话,其余人都只会遵从,不敢有任何异议。董卓大手一挥,让麾下所有人各司其职准备起来。于此同时皇帝下旨昭告天下,曹操和王允暗中勾结,企图暗杀朝廷重臣,劫持天子,同时将王允全家处死。
五日后,董卓的十三万大军和十万民夫浩浩荡荡的从长安出发。过了半个月后,大军进入了洛阳,而此时各方势力也都发现董卓的军队开赴洛阳城。
但是无一例外的全都沉默,没有任何的举动,离的远的不关心,离的近的就属袁绍,刘表的地盘,刘表看家护院之流,看到董卓的举动,只是让宛城小心防御,并未想着对抗董卓,而袁绍确是有心无力,因为在和公孙瓒打仗,抽不开身,但是也命令高干做好防守,以防董卓来犯。
又歇息了两日,讨伐曹操的大军从洛阳出发了,一路往陈留而去。大军出发的第二天,陈留太守张邈便收到了消息,当他得知董卓来攻打陈留,内心慌乱不已,急忙向在鄄城曹操求援,此时陈留的守军只有五千,根本挡不住董卓的五万大军。
曹操得知此事后并没有过多惊慌,但是内心诧异,董卓为何会派大军来攻打兖州,这里人口稀少,土地贫瘠,对董卓没有太大好处,以董卓唯利是图的性格,怎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