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意义
在战乱时保住这么多古籍,也是大功一件。”
“可惜,这李郎官就不像是书香世家出来的。”
……
水丘辞静静听着身边几名太学生毫无顾忌的聊天。
论出身,他们要比李中瑞更高。
李中瑞是清流世家公子。
清流世家比不上豪族有权有势,但胜在有才有名。
宪王举荐民间英才,陛下选了不少清流世家子弟为郎官,就是想分化与豪族关系甚密的文官集团。
水丘辞并不在意,会因不会弹琴而名声有损。
这个太学院学官,他就没打算做太久。
他要找机会去各郡县,将上一世的英才都招揽为天子门生,不能让豪族抢了先。
还要加紧培养心腹之人,尽早查找上一世反叛案的证据,将不利影响压到最小。
到了家门口,他与几名太学生话别,进了院子。
饭后入夜,他又蒙上面,去了无人的荒林。
夜深人静,月光悠悠。
水丘辞抽出双刀,夜以继日地练习法师所传授的西域刀法。
上一世,自从当上司隶校尉,他遇到了数不清的刺杀。
会任之家这种中介组织,让雇主和杀手互相不知晓对方的存在。
上一世抓住的杀手,即使想招供,也不知道该供出谁来。
而会任之家组织严密,往往下线根本没见过上线的面,只靠传信办事,抓了用处也不大。
林间夜风清凉,水丘辞靠在树下,擦着脸上留下的汗水,好似神游天外。
辛容的名声总算挽回一些,以她的职权和性情,完全没有议论是不可能的。
有议论,议论有好有坏,但都不伤大雅,更不触及律令,那就无妨。
物极必反,就是因为上次文官们集体参劾辛容,陛下才有了逆反的心思,反倒没有追究辛容。
当官吏意见太过一致时,有抱团的嫌疑,陛下会疑心。
上一次,他们意见如此一致,还是集体反对增兵河西。
探查西域情势的那道圣旨,应该已经到了敦煌郡。
希望顾千山带领的那队人马,会比上一世更顺利。
这些,当然就是他重生一世的意义。
如此,东凌国会比上一世更加强盛。
四月的天气,是那么得舒适。
水丘辞神色轻松,起身时想起辛容好像很是关注,那位求婚被拒的张公子。
他在一棵枯树上面,留下了暗号,以便让人去了解那位张公子。
辛容第二日上职,派出一人关注京郊拒婚的孟园姑娘,又派出人两人去探查李中瑞、王朋来和孙立成被举荐和出名的过程。
那张公子在者叙楼参加文会后,名气更大了。
第三次向孟园求婚时,被一堆人围观。
辛容派出的人,和水丘辞的人,都在围观群众里。
他们心中都在纳闷,为何要关注这事。
张公子兴许是名气大了,脸上只有喜气。
他端正地站在孟家门外,口中念着求婚的话语:“汉有游女,不可求思。小生诚心求娶,还望孟姑娘开门相见。”
说完,对着大门深深一拜,起身直直望着大门,不管身后的议论。
“这是第三次了吧。”
“没错,这孟园为何一而再地拒绝?”
“你们不知道吧,孟园拒绝过很多人了。”
“都二十六岁了,脸上还要红色印记,答应了不行吗?”
“自己那样,眼光还挺高。”
“张公子肯定会被举荐做官的,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
“是吗,赶紧把我家姑娘叫来。”
“哎,等我,我也去——”
……
孟家的大门开了,一位左脸上方带着一小块红色印记的姑娘走了出来。
麻衣素钗,干净整洁,眼神平和,只是看向张公子时,神情有点不耐。
“孟姑娘,你肯出来见我了。”
“张公子,前两次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孟姑娘为何执意拒绝小生?难道小生还不够诚心吗?”
孟园听到这句,眼神更加坚定:“张公子既然在众目睽睽之下问了,那孟园不得不回答。”
张公子笑着说道:“小生愿闻其详。”
围观的人群中,也有人起哄:“对呀,他配不上你吗?”
孟园不予理会,盯着张公子说道:“张公子每次来,都说自己有诚心。孟园敢问一句,公子诚心何在?”
“小生——”
“张公子病才刚好,又父母尚在,却无媒无聘直言求娶。”
“小生是一时情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