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开山修路
在上一届村长选举演讲中就说道:“如当选,就把棉花村与外界必经风槽凹公路修通。”
可村民信以为真,为了人心所向的这条路早日修好,大家都投了他的票,结果当选上届村长。
眼看三年任期到了,修路议程都没有提上议程。有村民质问村长,怎么不修路呢?他就一句话回复:“没有钱,怎么修路。”
老百姓眼睛是雪亮的,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修路上面拨下来几万块钱,被他私自挪用了,村民举报后,村长被双开了。
因还没有到选举期,村长空位就由村支委委员罗栓专任着行使着村长工作职责。
现在到了正式选举时候,老百姓对村里人都不相信,唯一盼望着出彩村妇柳溢雅回来当村长。
对于棉花村的村领导怎样组建一套好班子,真实带领村民走出贫困,是摆在全村人面前的重要问题。
其实上级古镇政府也头疼,没本事的千方百计想上来当村领导。有能力的人就外出发展了,左右为难。
就在棉花村全体村民联名写信县里和镇里,一致要求出彩村妇柳溢雅回村当村长一事,激起千层浪。
古镇政府也早已在注视着、全方位考察着柳溢雅回村竞选村长的事。
问题是柳溢雅已是三家公司的董事长了,有没有情怀愿意回来当呢?
只要柳溢雅愿意回来当村长,在村民选举中是百分之百胜选的,政府也是百分之百通过的。
就在棉花村无记名的正式选举村长揭晓,柳溢雅竟满票当选棉花村村长。
带着古镇政府的信任,棉花村父老乡亲的期望。柳溢雅心有情怀放弃高薪,离开大城市,回到棉花村当一村之长。
对于一个没有参加多少农业生产,对农村工作不是很熟悉的柳溢雅来说,哪里是工作的破冰点和突破点呢?
艰难起步,压力很大。几乎天天会打电话给秋颖安,要求秋影安他把公司事做好后,下班多回家帮助她。
这一切,柳父母看在眼里,心疼得很:“就想着孩子回村,离他们近了,没想到孩子这么难!这么大担子压在女儿身上!”
柳溢雅对旁边人说,“在外边她是村里的村长,可在父母眼里还是女儿啊。
她在外受到委屈,回来了父母哄哄她,分散分散工作压力,让她放松开心起来!”
但柳溢雅心里想道:“工作归工作,最好不要带回家里和家人说。”
”在父母心目中“从小就要强”的她不断地调整心情,为村里发展寻谋出路。
改变村道,让村子和外界快速相连、关注,吸引游客,借助外力推动村子发展,成为柳溢雅上任后治村的第一个方案。
于是,她找来一个会测量的朋友。因为村里没钱,她先给朋友送了“一套自己服装”广场男士高档品牌时装。
在棉花村的风槽凹上开山修路,缩短棉花村与外界的路程。
如果修通棉花村风槽凹的公路,来回外界只要20分钟,但走原来依山傍水老公路到外界要一个小时。
在物流快速发展的时代,时间就是生命,速度就是效益。
这个举措赢得所有村民的支持和拥护,但就是苟森华一户不但不支持,反而阻止不让修。
柳溢雅就来到苟森华家了解原因和进行思想说服工作。
不论柳溢雅三番五次上门劝说,一遍又一遍地解释就是徒劳,苟森华就是坚持不准修。
柳溢雅了解到苟家不准修路原因,是苟森华的曾祖父正葬在风槽凹的正中位罝上,修公路不论怎样测量,非移他祖坟不可。
在村党委刘波涛书记无法做好他的思想工作的情况下。
村长柳溢雅毫不犹豫地肯吃了这个“硬骨头”来。
苟森华家信风水,据说葬他曾祖父的地方是请了一个外地很有名气地仙,在棉花村看了很多地方,才选中风槽凹墓穴。
还传说着那地仙看地太用心了,把他曾祖父葬得太正。后来地仙双眼瞎了。
后来苟森华爷爷招干出村,在县里当上局级领导。因奶奶是农村妇女,所以子孙后代没有混出去的,都是农村人。
现在动他家曾祖父坟,看来没有两下子是无法搞定他家的。
但柳溢雅刚上任的一把火,就是遇上了苟森华家着火,房屋变成灰烬,他家落难时全家都生活居住在自己家里。
滴水之恩,他家还是有的。所以每当柳溢雅村长上门做其思想工作时,不像对待村书记那样,二话不说把刘波涛赶了出去。
村长柳溢雅心里也清楚,在农村要展开工作。只有情系村民,诚心诚意说服解疏导,才能解决实际问题。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终达到工作需要的目的。
但苟森华念着柳溢雅在他家被火烧后,把他全家安排在她家里的情份上,对她的工作积极配合与支持。